23日,镇江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了家政市场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有的保姆年前就被“订下”,有的却是供过于求,保姆在等人。
笔者了解到,雇主对保姆不满,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嫌保姆不够勤快,做事情不能见景生情,事事要吩咐,少讲一点都会做不好……归根到底是因为保姆基本技能不足、服务没有统一标准,所以要想找到称心的保姆要靠撞大运了。这就造成了干活好的保姆供不应求,早早就被雇主“订下”了,市场上剩下的大多是难令人满意的保姆。
保姆对雇主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在人家干活,感觉低人一等,说话做事要小心,须察言观色;干活再苦再累雇主也不会关心你,保姆行业普遍实行每周一天休息;而且从业风险较大,发生意外后个人权益常得不到保障……
因此,目前选择做家政行业的年轻人很少,即使在做,大多也不太情愿,有的是迫不得已,别无选择,有的暂时先干着,有机会就会换工作。所以,家政行业无形中成了就业市场的“暂居地”,好的人才留不下来,从业者最后大多是家庭贫困、文化水平有限、无一技之长、没有经过多少正规培训且年纪偏大的人。
家政行业如何走出这种低质量、低水平徘徊的怪圈呢?弄懂病情才能开好药方。
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机构应该通力协作,尽快制定家政职业国家标准,让雇佣双方都有参照可循;还要设计一个科学的职业成长通道,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做强做大;同时,需推动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减少雇佣双方的风险。只有理顺了关系,协调了利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家政专业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我们知道,“菲佣”就形成了自己的国际品牌效益。
相信,只要雇佣双方更容易享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更容易享受到公平、公正、合理,我们找保姆将不再会两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