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中国消费者隔三岔五就会被嘲笑一回,什么跑到日本去买中国生产的马桶盖了,在国外奢侈店里抢货在门口啃方便面了。所以,当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不用苹果要靠政治觉悟,媒体要带头时,大家都当了真,以为说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心声。
拿觉悟说事,李东生其实只是跟现场的记者开了一个玩笑,但类似的声音在制造业里压抑已久。在产业的中低端呆了那么长的时间,全社会都迫切需要从这种桎梏中解放出来。中国消费者对国货的不信任和对外国产品的过度信任都是事实,这让中国制造业总是找不到扬眉吐气的感觉。
这里面当然有觉悟的事情,什么都用国外的,什么都觉得国外的好,鞋子要用国外的品牌,衣服要穿国外的,连小区名字都要取个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洋名字,却无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制造行销世界的现实。这不是病是什么?
企业家的辛苦我们都知道,现实对他们并不公平,偏见是如此根深蒂固,他们不得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点点突破。背负着山寨的恶名,你必须做得比别人高一大截才有可能被市场接受,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很多时候,甚至做得比别人好也未必有人接受。
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企业家都是在命运抗争中不服输的那一类人。他们要与同类产品竞争,还要与烙在自己身上的低端制造的恶名抗争,别人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市场愿意给外国产品以宽容,却以非常挑剔的眼神打量我们自己的产品。公众怀疑、媒体不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甚至国外对中国制造的态度都比中国人对自己产品的态度要积极、评价更高。比如吉利汽车的EC7,销量卖到了小轿车排行里的前十位,长城的SUV甚至长年在榜首位置呆着,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又有几家媒体认认真真地解读过这一现象。华为发布Watch,只有稀稀拉拉的一点掌声,而苹果Watch发布,多少媒体记者簇拥在台前?这当然是不公平的。李东生当年要不是为了尽早突破中国制造的天花板,也不会跑去法国收购一家空有其名的国际著名彩电制造商,也就不会有之后几年掉入陷阱以后的苦日子了。
他们渴望得到国人支持的心态是如此迫切,但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非你莫属式的真正的支持。要做制造强国,有过硬的产品,还得有健康的国民消费心态。所以,呼唤国民觉悟、自爱的声音不但不必讳言,还应该大声说出来。
可是冷静地想一想,哪一个后来者不是这样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掉几层皮怎么炼就钢筋铁骨?凤凰涅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整个国家从中低端往高端走,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的印象需要打破,形象需要重塑,偏见需要纠正。这不是一两句支持国货能解决的事。
华为手机不是横空出世的,在此之前,他们的通讯网络卖到了全世界,他们把许多跨国巨头拉下了马,为什么在通讯行业我们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国货意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卓越的成就打底。
30多年从无到有,又从有到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那种往昔带来的伤口的平复更需要时间。但既然是觉悟,那得有东西值得悟才行,比如,马桶盖的事,在中国生产的就是国货吗?日方开的厂采用的也是日本的技术和设备,贴的也是国外的牌子,它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国货。苹果手机是富士康生产的,那为什么富士康愿意拿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却不能自己生产手机呢?
中国需要的是一流创新技术,一流的制造能力,还要有一流的品牌。觉悟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引导很有必要,但指责不能解决问题,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我想,假以时日,像高铁手机这样的行业会越来越多,才会改变国人的心理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