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安徽小伙子张艺冬最近不太高兴,他觉得媒体对他的新一轮报道有些误读他了。起因是,经过3次整容,他终于把自己的脸变成他认为的“雷锋”脸,同时还拍摄了一组形似雷锋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安徽公益明星张艺冬,将自己整形成“雷锋脸”,希望自己成为雷锋再世,确实很雷人,反而使其公益行动和荣誉光环打了折扣,失去了慈善原有的底色。对于舆论和公众一些善意的批评或建议,其非但不虚心接受,反而产生了抵触情绪,说轻点是一种妄尊自大,说重点是传 承雷锋精神的一种错位,更像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炒作。
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雷锋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的滑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雷锋的形象现在已经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事实上,人们质疑雷锋,是因为“没有雷锋的日子”已太久太久,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当初有没有雷锋这个人,即便是有雷锋这个人,其事迹又有没有文艺作品宣传的那么真实、那么“好”。换言之,当今社会再无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人物出现,让人们产生了雷锋精神饥渴症,进而才会有“雷锋脸”的横空出世。
可见,公益明星整形成“雷锋脸”,实际上是对现实道德困境的焦虑;而这种焦虑产生,需要全社会去反思。要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特别是,学雷锋活动不仅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更应该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考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导向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因此,该传承的是雷锋精神,而不是“雷锋脸”。学雷锋是每个公民的现实责任,雷锋精神需要全社会用具体行动去“续写”。值得肯定的是,在政府的提倡以及社会大众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风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公交让座的比比皆是,拾金不昧的大有人在,舍己救人的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媒体去进行大力宣传,需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去再现和塑造新时期雷锋式的人物,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与时俱进,并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