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和快的合并的传闻,经过一段时间发酵,终于在今天被证实。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今天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让这个情人节变得更有意思起来。
打车双巨头合并,持续烧钱模式不可持续
据腾讯科技报道称,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柳传志之女柳青将担任总裁。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双方未透露持股比例和新公司估值。
滴滴打车CEO程维发布的内部邮件称,这次合并创造了三个记录:1)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2)最快创造了一家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3)整合了两家巨头的支持。
虽然双方均刚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滴滴打车7亿美元融资,快的打车6亿美元融资。但打车领域持续大规模的烧钱即使对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也是不可承受之轻,一个季度烧掉十多亿元。双方从花钱拉用户陷入到恶性竞争的僵局。
在两家巨头分别入股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成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获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最有力的工具。但对阿里巴巴和腾讯来说,继续烧钱,短时间已经很难改变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上的变化。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都难以通过打车App获得新增用户。
而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已达1.72亿。而由CNNI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增长率为73.2%,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9%。
从数据上看,两家公司合并后,打车软件基本上已经覆盖到了所有的手机支付用户,通过打车软件推广移动支付的使命已然完成。
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则在内部邮件中就双方合并原因进行的了解释。这些原因包括:1)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2)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 3)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当然合并还有一个更大可能性则是,双方合并的为了抢先在国际打车巨头Uber之前进行IPO,以便让各资本方更好的套现。
商场如战场,美团和Uber的教训。
就在前几天,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红包大战才刚刚开启,双方通过封杀与反封杀,竭尽所能的侵入到对方阵地。但在几天后,双方握手言和促成了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合并。这个市场本就没有什么永恒的敌对方,只要有利可图,无论是资本还是巨头都会蜂拥而入。但他们并非就是铁桶一块。
这里希望通过两个案例来更好的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其一是美团,2011年7月美团从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那里获得5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美团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布局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也和打车软件类似推广自己的移动支付。不过美团并没有和阿里巴巴走的太近,双方并没有发挥彼此之间的联动。阿里巴巴在后期更是推出淘点点和美团进行竞争。而美团的反击,则是选择和腾讯的微信支付进行合作。某种程度上,阿里巴巴的目的已经宣告失败。这中间,还要加上被腾讯入股的大众点评,本寄希望能够通过和腾讯的合作实现对美团的弯道超车,但没想到最后被却微信将了一军。
其二是Uber,2013年8月谷歌旗下风险投资部门谷歌风投向Uber投资2.58亿美元。在经历一段美好的蜜月期之后,Uber一定程度上开始和谷歌针锋相对。先是,Uber宣布进入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研发,在地图领域进行人才布局,并尝试和谷歌在广告营收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Facebook合作。而谷歌方面则在尝试开发一款直接和Uber竞争的打车软件。
如果再回顾历史,我们还可以看到微软、谷歌、苹果三者之间的相爱相杀。1997年8月6日,在乔布斯回归的那一年,苹果正处于风雨飘零之时,在经历长时间谈判后微软宣布投资了苹果,最终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达到了自己目的:从微软手中获得资金援助。而谷歌前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甚至还在苹果担任过董事。不过随着彼此之间的业务线冲突越来越多,三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宣告冰封瓦解。
关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后,对出行交通领域的改变已经不用再重复叙述。但未来这家新公司如何应对互联网领域两家针锋相对的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却是一件相当微妙的事情。程维在邮件中特意强调了一点:
合并后,管理层团队依然牢牢掌握着公司绝对控制权,这作为底线被所有投资者和两家巨头接受。
囚徒脱牢之势,一手扶持的潜在对手。
在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没有合并前,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对他们无疑均有足够的影响力,持续不断的烧钱补贴大战,对打车App们来说也需要获得来自巨头资源上的支持。但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不仅仅只是对政府、对专车领域的竞争对手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在向腾讯和阿里巴巴索取更多资源方面同样也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而这并非耸人听闻。
国际打车领域的巨头Uber估值已达到400亿美元。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后估值或将达到60亿美元。双方新一轮融资总额已达到13亿美元,而合并并不是就意味着简单的1+1=2,互联网是一个寡头经济市场,未来估值超过百亿美元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出行交通可以延伸到旅游、O2O、本地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合并后的新公司在未来有成长为巨头的潜力,或许他们时候脱离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掌控了。
其实从Uber、美团还是苹果过去的经验,我们都可以看出,快速成长的新兴创业在初期都可以和巨头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一旦他们成长到无法令巨头在忽视地步时,即使巨头对他们有投资,双方仍然不可豁免的会产生强烈的竞争关系。
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来说,独立后的新公司,至少在移动支付领域不用再依赖阿里巴巴和腾讯任何一方,可以很好在双方之间进行周旋。而对BAT三巨头中的百度来说,这或许会是一个推广其移动支付的最好机会。虽然百度投资了Uber,并和Uber在国内市场进行了合作。但正如前文所说那样,商场如战场,没有永恒的敌人,只用永恒的利益,与百度之间形成深度合作,这并非没有可能。
至于新公司未来和腾讯以及阿里巴巴哪些领域出现冲突,现在谁也说不好。但随着触手越伸越长,和巨头之间产生竞争其实只是早晚的事情。从依托巨头,到独立发展,再到颠覆巨头,这样的公司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