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三个决不”是一种鲜明的政治立场

发布时间:2015-02-05 16:3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和伦理,始终在两个轨道上平行运作,因为法的制度和伦理的情感总存在相关程度上的差异。最近,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的“三个决不”意见,遭到网络围攻,使“三个决不”意见成为一种争议。

这“三个决不”的原话是:“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抺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 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这“三个决不”有其必然的逻辑前提,但其紧扣着一个时代的主题,就是在教育领域,要高举起爱国的旗帜,树立起爱国的信念,绝不让西方价值观教材进高校。

  一所高校,一所中国自主办学的高校,如果倡导西方价值观的流行,将是不伦不类结果的产生。一所高校的使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培育人才,如果为社会主义培育出连价值观都被全盘西化的人才,这不仅仅是教育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这种悲哀是一个国家的失落。

  世界各个民族的价值观是不会类同的,每一个民族都会形成颇具自己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签。如果将民族情结异化,民族情感将沦落成一种世俗的东西。

  但有人持反对的观点,总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具有普世的价值,可以携带西方价值观进入校园,学生有选择接受观点的权利,校园有灌输观点的义务。这绝对是一种偏见。纵观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抛弃自己的价值观,而纵容其它国家的价值观侵淫,除非是具有殖民地性质的国家。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说马克思作为西方的幽灵,不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原理?这难道不是价值观的移植吗?连我们奉行的执政价值观都烙印上西方的文化色彩,校园为啥拒绝西方价值观呢?

  这是不懂历史和不知哲学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而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原理。这里的历史脉络显示,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整个民族陷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在探索拯救中华民族的道理,寻求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拯救了中国,解决了中国从封建、殖民走向建国、强国的历史问题。那时的中国,缺乏先进的思想。但从哲学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不是西方的价值观,其是为全人类探索出的一条适应大多数劳动者根本利益的路径,和西方的价值观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他具有世界意义,有着世界在某种属性上的共性,是全人类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理论选择。

  西方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表述是不一样的。我们拒绝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即其想颠覆中国的政治图谋。但我们融合的是人类的文明。人类文明的创建和确立始终就是各民族相互在融合中的标本,她创造着人类的辉煌,也总从人性的角度解决社会问题,为终结的历史探索出转折的时代意义。这已是历史的结论,依然是人类创造文明的方式。

  西方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最大的区别。西方的价值观倡导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致力于构建科学社会主义。西方的价值观总是从资本的角度解读政治,利益最大化是其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从实现全人类的梦想体现社会价值,为人民服务是其最根本的宗旨。我们拒绝西方的价值观,就是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根植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深处。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一个事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是一个伟大真理的产生,也是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标志。

  更主要的是,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也强盛起来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出自己的哲学结论,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实践也在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国情,符合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性方向。既然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度,我们就应该捍卫她,保护她,让她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激荡我们的中国梦。

  倡导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是高校的特征。但高校不是西方价值观的布道场所。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弘扬民族的价值观。高校应带着政治觉悟,自觉维护民族利益。这种利益是大义的,是从历史高度上进行的,绝非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结,而是一种宏大的民族情结。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应有起码的民族情结。这应是每个人的爱国情操的底线和准则。人,只有有了情操,才能滋生爱国情结。人,只有有了国家的概念,才能从历史的源头审视人类的发展过程。同理,人,只有有了思想信仰,才会构筑起思想的高度。这种高度比生命还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修养,他心中自然就不会有这种情结了。

  袁贵仁部长的“三个决不”是一种鲜明的政治立场,对待这一立场,无论哪个国家,不论什么民族,都应该为这种政治立场点赞。因为人类从有国家的起源中,就标注上明确的政治属性,属性就是观点。没有政治观点的国家、民族会存在吗?当然,如果用西方的价值观捆绑住这个政治话题去演绎成一种争议,则是另当别论的事情。

来源:长江网 作者:李宏剑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