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书都属于快餐文化,制作以快取胜。最近从网上买了几本打折书,以为消遣,其中有一本叫《中国人容易误解的西方文史》,或许由于编辑和印刷的粗疏,这本书错漏较多。不过,读后还是颇有收获。这里介绍两件事,与网上诸君,特别是有意追赶世界文化潮流的青年们分享。
先说穿衣。作者说,有一回在国内某地陪一位美国朋友逛小服装城,看到柜台里很多牛仔裤又脏又旧,有的还撕出一些口子,朋友不禁皱起了眉头。
作者说,这样的裤子在国内颇受年轻人的欢迎,美其名曰“乞丐装”、“洞洞裤”。而她的美国朋友却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战后美国一些对前途感到迷茫的青年人的确穿过这样的服装,为的是宣泄,这些人被称作“嬉皮士”。但那是时代的产物,现在早就没有嬉皮士了,也没人穿这些了。现在的美国青年讲求生活质量,穿衣以舒适整洁为前提。即使是在跳蚤市场买的旧衣服,也必定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
十多年前,我在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体验。我观察到,那里小伙子很少有染头发的,只有极个别干粗活的青年如此打扮。走在悉尼或墨尔本的大街上,如果远远看见一个红红绿绿的“杀马特”头,那十有八九是黄皮肤,一开口是亲切的乡音,他们是被望子成龙的父母送去留学的。
关于吃,这本书也有讲述。作者说,麦当劳在美国名声并不好,是垃圾食品,不利于健康,属于低端食品,只有最下层的人吃,比如体力劳动者,工作到中午还没有结束,匆匆买个麦当劳充饥,收入好的人和有文化的人是不吃麦当劳的。作者看到国内“很多人在麦当劳里面给孩子过生日,让人非常痛心”。 我从来不进麦当劳的大门。说来好笑,我是讨厌它不规范的翻译。按照标准翻译,应该叫“麦克唐纳”。“麦当劳”可能是港台人的翻译。本书作者说,麦当劳欺负大陆人,在台湾,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饮料是免费提供的,而且可以免费添加。我想,这怨不得麦当劳肯德基,人家是随行就市,谁让我们趋之若鹜呢?
文化如流水,国门一经打开,水就一定会涌进来。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有鉴别力,有眼光,切勿盲目,否则,一不小心,拣来的是人家早已抛弃了的垃圾,还自以为引领潮流,如果做了“假洋鬼子”还不自知,那就有点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