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湖南省荣军医院年轻麻醉师姚翔和他的漫画在网上大火,很多网友点赞“超级有爱!”1月5日,该院一位聋哑人孕妇即将分娩。手术前,为了与孕妇充分沟通,妇产科护士廖东芳将孕妇情况和姚翔说了一下,要他将手术流程画在纸上。姚翔就画了这组题为“聋哑人剖腹产术,麻醉医生交流图”的漫画,告诉孕妇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做。有图有文字,漫画的笔触和字迹都有些稚拙,流露出作者的“暖男”气质,感染了人们。1月6日,《潇湘晨报》记者采访姚翔时,他很开心地表示,产妇手术非常顺利,他觉得他这样做很平常,“我就想她安全。”
“我就想她安全”——这是姚翔、廖东芳们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和谐医患关系所需要的人文医学精神。所谓人文医学,简单地说,就是以“一切为了患者”为指导思想的医学思想与医学实践;这跟我国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是一个道理。有了“我就想她安全”的意识,即使没有会画漫画的同事,即使姚翔不会画漫画,廖东芳和姚翔都也会耐心地采用其他方法与聋哑孕妇有效沟通。
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应该体现在所有医护人员的所有职业行为中。前些时候“手术室拍照留念”引起争议,当事医生用“事先征得患者”来为自己辩护。其实这是缺乏人文医学意识的表现。患者同意拍照,是某位特定患者与某位医生之间的个人约定,拍照后你个人保存,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你把照片晒到网上,就超出了个人约定关系;看到照片的公众,在面对医生的时候,都是潜在的患者,须知,照片中手术室是职业场所,绿大褂,是职业服装,晒给公众看,却要公众站在私人关系的立场看待。对职业行为,不用职业标准来衡量,用什么标准衡量?而职业标准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
具有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很细小的事情,都会给患者以温暖。日前陪老母亲去杭州市中医院就医,医生开出化验单后,交代我们:虽然化验单上写着下午取单,但化验结果肯定上午就出来了;我在12点之前都在诊室。短短几句话,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同时感到格外的温暖。第三张化验单出来得比较晚,这位医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化验结果已经出来,特地从诊室里跑出来通知我们。回家路上,老母亲一直念叨着,一会儿说“碰到这么好的医生,毛病都好了一半”;一会儿说“刚才应该看看的,他叫什么名字”。写此文时,上杭州市中医院官网查了,这位医生,是肾病科的王旭翔医生。
以权势欺压医护人员的,或是非常野蛮不讲理的患者,都是极少数。大多数患者,其实是很可怜的,心理很脆弱。对看病的相关流程不了解,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难免多问几句,难免话说不到点子上,不专业,难免显得啰嗦。这时候,医生应该怎么对待?最低限度,你可以不理睬,不解释,该怎么治就怎么治——这是“人文医学”最低要求了吧?但是,有的医生的反应是:“你这个病我不看了!”或者“这个手术不做了!”直接把患者置于绝望的境地。这是本人朋友的亲身经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看病的医生是认识的,或有熟人介绍的,去医院的路上就心里踏实,反之,就莫名地不安。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用制度、机制保护和培育廖东芳、姚翔、王旭翔这些医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让其发扬光大。什么时候“我就想她安全”普遍地落实在医疗制度和医疗行为中,医患和谐就真正实现了。(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