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唐县奶农李娟(化名)最近多了一项任务,把交不上去的鲜奶提到养牛小区周围的田里倒掉。和李娟一样,很多2014年上半年刚刚高价买入奶牛的河北省奶农们正忍受煎熬。经历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后,鲜奶价格曾一路飙升至5元/公斤,很多奶农都花高价买入了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至3.3元/公斤,而与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养殖成本上升,奶牛顿成了烫手山芋。更要命的是奶企鲜奶用量减少,奶农的鲜奶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鲜奶倒掉,甚至把刚刚怀孕的奶牛卖掉成了奶农们不得已的选择。(1月6日新京报)
以河北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奶农,又开始“集体杀牛”,是又一次跌进了“奶贱伤农”的“轮回”,这一现象令人不解和痛心。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真的到了“奶满为患”的地步了吗?不妨看一看我们的餐桌,和周边人的餐桌,是不是真的“奶供应”充足。各大城市超市等终端市场的纯牛奶等乳品,价格是不是降了下来?答案同样是否。在多地涌现“杀奶牛”风潮之下,超市的牛奶产品价格依然“固我”和“坚挺”,消费者并没有从“牛奶源供应充足”上获得哪所一分好处。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问题何在?按照市场价格规律,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必然下降。生产环节价格持续下跌,市场终端价格也应该下降,为什么在“牛奶市场”却没有遵循这一规律,广大消费者依然喝的是“高价奶”?说白了,所谓的“市场价格”和“市场规律”在“国内牛奶领域”已经近乎于失灵!反常之处必有“妖”。正常而言,既然是市场和商品就应该遵循价格规律,不遵循价格规律必有“意外因素”。以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例,近一段时间来国际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跌,据介绍在下周可能迎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十一连跌,美国原油价格五年半以来首次跌破每桶50美元,与两个多月前相比已过“腰斩”价格。反映在国内市场上,基本上是靠谱的,即使因为有关方面以“加税”方式干预,总体而言广大消费者还是享受到了“低油价”实惠。那么,国内成品油价反映正常,“牛奶终端市场价格”凭什么搞“特殊”?!
“牛奶”并不比“成品油”特殊多少,说白了,价格机制在“纯牛奶领域”自我调节失常和失灵,必有重大的原因。在纯牛奶市场上,国家有关方面并没有以“加税方式”干预,那么必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干预者”。国内牛奶市场,从奶农初级生产环节开始,中间要经过“收购商”、运输企业、国内各大乳企进行再生产加工,最后到达各大超市或其他末端市场,维持价格和“做价格鬼”的除了“乳企”,还能找到第二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国内各大乳企眼中,终端市场价格越稳定、价格越高,对他们的利益利润越有利。而“供应充足”却极度不利于保持现有市场高价格和市场利润。所以,从利益和利润角度考虑,国内各大乳企是绝不希望奶源过度“充足”。概因为在现有生产水平和企业生产规模之下,一天“进多少原料”能“吃进去多少鲜奶”,是一个基本固定的“数字”。外国奶源进口多了,对于国内奶农而言就是一个“对不起”——少收或不收,收不了的就是养牛户活该,乳企不具有“救助”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反之,“救助”奶农,“来者不拒地收”只会导致终端市场价格下跌,这是企业“打死”也不乐意干的。近乎于形成“垄断地位”的国内各大奶企。收多收少由企业说了算,生产多少进入市场的产品由企业事实上说了算,价格的定价权必然掌握在这些大企业手中,最终,在国内乳品市场上形成的就是一个“初端鲜奶与末端奶”完全“隔裂”的价格现实——奶农们和乳企想怎样玩就怎样玩,甚至企业想怎样“玩”奶农就怎样玩,与消费者无关;反之,乳企想怎样“玩”消费者就怎样玩,也与“奶农”无关。这或是国内乳产品从初级到末端市场的真正“秘密”,也是一个值得警惕也令人痛心的市场现状。
“低廉”鲜奶供应价格,一分一毫也反映不到广大消费者餐桌上,根源正在于各大乳企从中“作梗”。不彻底打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市场和价格垄断的国内乳企现状,不足以彻底打破市场价格“封锁”。前几年,出于食品安全考虑有关方面更多的注重培育大企业和连锁型大企业,但相对提升了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导致了市场和价格“被绑架”。那么,在打破价格垄断和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上,有没有一个契合点?应该是有的。在乳品市场,我们不应该拒绝“小工厂”和“小企业”进入,它们才是真正打破市场封闭和价格垄断的“鲶鱼”,也只有培育更多的各类型企业,才能真正挽救“奶牛”、避免几年一次的“杀牛怪圈”,也才能真正实现鲜牛奶供应充足时广大消费者从中直接受益。当然,小企业的安全风险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加强监管、理顺市场竞争,只要有关方面多操一份心是完全可以做到和做好的。(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