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但事关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步推进都可能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即使高达数万亿的改革成本,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支出,即使压力山大,也要全力推进。”
本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报告虽然没有明确改革方案的具体落实时间,但按照18大之后各项工作的推进节奏,在持续多年的议而不决之后,养老金的并轨进程有望进入加速阶段。
而随着“并轨”节奏的逐渐加快,不同群体也开始出现各不相同的反应和动作。首先有媒体报道称,养老金并轨尚未启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涨工资。也有媒体引述专家分析称,养老金并轨的成本将高达数万亿元,并认为如此巨额成本将成为阻碍养老金并轨的难题。
在养老金双轨制下,由财政保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达到80%左右,而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则大多只能达到50%左右。如此巨大的差距,在企业职工看来是明显的不公,在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看来,却是自己应得而又最值得眷恋的职业福利。前者成为推动养老金并轨改革非改不可的动力,后者却可能成为拖延养老金并轨的阻力。此前黑龙江多地爆发的教师“停课”事件中,教师们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退出养老金并轨试点,恢复原有双轨制下的退休金制度。
客观而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非都是人们所惯称的“官员”。有统计称,目前我国可称为官员的公务员人数为717万人,而包括教师、科研人员等在内的事业单位职工,则多达3000多万人。而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虽然“贵为”事业单位职工,却也是公认的低收入群体,以往相对稳定、替代率较高的退休金,往往是教师们为数不多也最为看重的职业优势。任何改革,即便是以公平为主要诉求的改革,也不能以单方面剥夺一个群体的利益而实现,何况被笼统地认定为享有特权的群体中,也有大批中小学教师这样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一味推进养老金并轨,却不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予以必要补偿,譬如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普涨工资,则不仅他们的实际利益受损,也会激起对养老金并轨的反弹,即如黑龙江教师们的“停课”行为那样。
至于专家所称的数万亿改革成本,既包括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补偿性的上调工资,更大部分则是补缴在双轨制下不曾缴纳的养老保险。而这部分巨额费用虽然在短时间内会给各地财政带来压力,但它既是实现并轨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也为未来的财政支出,减少了支付退休金的压力——如果不进行并轨改革,未来财政将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支付全额退休金,其金额将大大超过此时的改革成本。
因此,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算政治账,即使高达数万亿的改革成本,都是必要且合理的支出,即使压力山大,也要全力推进。
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但事关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步推进都可能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推进过缓或过分顾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利益,则可能引发社会其他群体的广泛不满;推进过快或太过剥夺被改革者的利益,有可能受到强烈的反弹而难以推进。好在经过18大之后的强力反腐,公务员群体的腐败行为受到遏制,灰色收入也大幅减少,公务员群体和事业单位职工的真实收入逐渐显露,谁的收入确实偏低,又有谁在“哭穷”,也有了大致的判定依据。此时推进改革,才可能有的放矢、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