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李白入幕与永王东巡
——读史谈片话镇江之三十八

发布时间:2014-12-26 08:5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李 白

唐肃宗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这篇气象万千的诗作,出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是《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里的第六首,写于润州。当时润州隶属江南东道,于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为丹阳郡,故开篇即云“丹阳北固”。

这十一首诗,大约作于至德二年(757年)初。当时李白受永王李璘之邀,进入幕府,随永王东巡。在诗作中,李白意气风发,表达了效力朝廷建功立业的抱负。可谁知短短一个多月,永王东巡即被刚刚即位的唐肃宗以叛逆的罪名镇压,李璘兵败润州,李白受此牵连,亦遭流放。

永王李璘是谁呢?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子。天宝十四年(755年)底,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西逃入蜀。次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境内)称帝,尊玄宗为“上皇”。李亨即是唐肃宗。李亨即位不久,即发生了永王东巡事件。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璘很小的时候,母亲郭顺仪就逝世了,李璘一直由同父异母的兄长李亨收养,晚上李亨经常抱着李璘睡觉。按理说,这兄弟俩感情应该很深,怎么会发展到最后的手足相残呢?从正史的记载来看,李璘是因为私蓄异志阴谋割据而招致战败,但事实的真相,是否真的如此呢?

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江山随时有倾覆之虞。据《旧唐书》《册府元龟》等史料记载,在肃宗登基前一个月,玄宗于入蜀途中下诏,以永王李璘为江陵郡大都督,统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时隔不久,玄宗又再次下诏,任命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很显然,玄宗对李璘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扼守江淮,出兵北上,剿灭叛军。接受任命后,李璘在江陵建立起了强大的水军,并于当年十二月底率水军沿江而下,开赴扬州,史称“永王东巡”。

关键问题是,此时玄宗已被逼逊位,玄宗与肃宗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微妙。玄宗对李璘的任命,肃宗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很快却将李璘大军镇压了下去。究其原因,《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几乎一样,都称李璘有“窥江左之心”,也就是说想占据江南一带,成地方割据势力。这无疑是肃宗所不能容忍的。

李璘大军进发江南,吴郡(今苏州)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即致信李璘,责问他为何擅自发兵东下。李璘此时行至当涂,见李希言在信中对自己直呼其名,甚为恼怒,随即兵分两路,前去攻打吴郡和广陵。李希言已从吴郡赶至润州,闻讯后随即派遣大将元景曜和丹徒太守阎敬之前去抵御。部署停当后,李希言方才返回吴郡。

据《旧唐书》记载,双方一场大战,结果官兵大败,元景曜等大将投降李璘,丹徒太守阎敬之战败被俘,李璘将他斩首示众。一时间,“江左大骇”。官兵集结于扬子一带长江北岸,全力围剿李璘。

此时已是次年正月。大败丹徒太守阎敬之后,李璘率大军进驻润州。作为永王幕府成员,李白也在随军之列。据《册府元龟》相关记载可知,李白的正式职务是江淮兵马都督从事。此前李白曾到过润州,并留下了一些诗篇。最著名的是那首《焦山望松寥山》:“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此番再次来到润州,李白满腔豪情,指望随永王大军挥师北上平定安史之乱,全然不知道凶险正悄然逼近。

据《资治通鉴》记载,进驻润州后,李璘和儿子李偒登上城楼,只见江北军旗飘展,甚为惊惧。面对官兵围剿,李璘大军人心惶惶。其部将季广琛对众将领说:“我们不如趁着还未开战,赶紧谋求生路,否则只会战败身死,成为逆臣贼子。”大家都觉得言之有理,纷纷逃散。

听闻将士逃散,李璘更为惊惧,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当天晚上,江北官兵燃起火炬,一时间光照江中,晃成倒影。江南李璘大军随即也燃起火炬。不想李璘在高处见了,以为官兵已经渡过长江,慌忙携带家眷与部属向晋陵(今常州)逃窜。及至天亮,李璘才闻报官兵尚未渡江,仓皇间又返回润州城中,集结军队,准备乘船逃往晋陵。

广陵长使、淮南采访使李成式派遣部将赵侃等人渡过长江,到达新丰(今丹徒辛丰),意欲在此截住李璘。据《旧唐书》记载,到新丰之后,赵侃等大将首先是喝酒,而且喝了个大醉,“皆因醉而寐”。说起来,这新丰酒在南朝至唐时名气很大。梁元帝有“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之句。李白亦有“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之语。赵侃等人到新丰之后先去喝个痛快,也是能够理解的。

李璘闻知官兵渡江到了新丰,便派儿子李偒与部将高仙琦率兵迎击。醉眼蒙眬之间,赵侃接到驿骑消息,慌忙应战,李偒已率大军杀来。所幸驻守广陵的河北招讨判官、司虞郎中李铣领兵前来增援,一箭射中李偒肩臂,李偒所部遂溃不成军。李璘与高仙琦收拾残兵,向南逃往鄱阳。二月间,李璘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掳获,秘密杀死。李偒也死于乱军之中。据《新唐书》记载,玄宗在蜀中闻知此消息,“伤悼久之”。

一场轰轰烈烈的“永王东巡”,就以这样的结局凄然收场了。李璘是否真的意欲割据江淮,背叛肃宗?历来史学界对此莫衷一是。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肃宗之子代宗即位后,“棣王琰、永王璘并与昭雪”。棣王琰之死乃是冤案,永王璘既然与此并称,又云“昭雪”,则永王璘之死乃是冤案,昭然若揭。如果永王璘果是冤死,肃宗为何要向亲弟弟下此毒手呢?个中缘由其实也很简单。肃宗的皇位是趁安史之乱逼玄宗逊位而来的,并非名正言顺,而率师北上平定安史之乱的李璘是玄宗任命的,肃宗出于保全皇位、戒备玄宗的心理,很自然会诬陷李璘大军为叛逆,而进行剿灭。另外试想一下,如果李璘果系叛乱,满腔报国热忱的李白又怎会追随在他左右?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又该作何解释呢?

最后简单说一下李白的结局。李璘被杀后,李白以“从逆”罪名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乾元二年(759年),李白尚未到达夜郎,行至四川白帝城时,遇赦得还。正是此次从白帝城乘舟东下,李白写下了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习 斌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