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传统食品京江虽说是茶食中的粗品,但因其面暄富有弹性,吃在嘴里表皮甜滑,内囊松软,而底子又薄且起脆,风味独特价廉物美,既好吃又当饱,所以过去很受欢迎。
当年的茶食店多为前店后作,每天上午十点钟新鲜出炉的 儿一上柜,人们就你五只我十只地争相购买,很快就销售一空。男女老少都爱吃,是镇江老百姓最喜爱的茶食之一。
京江传到苏锡常及上海之后,因其形状像老虎的蹄爪, 称其为“老虎脚爪”,也备受欢迎。
相传京江儿在咸丰年间开始制作,由于清政府长期对汉人实行歧视和压制政策,民间反清排满的情绪日益高涨,当时满人又称旗人,有人突发奇想用面粉做儿,把儿做成八只角寓意满清八旗。因而吃儿就意为吃八旗,推翻满清。事被衙门获悉,便把做儿的抓去打了四十大板,放回后不久病亡,镇江人为了纪念他每逢清明有吃子馓子的习俗,民间流传着“吃了子馓子,死了不打板子”的民谚,后来为免麻烦,将八只角改为六只角。
因京江儿易于消化,是病人康复之际、妇女生养之时亲友馈赠的营养品,想当年哪个女人生小孩没有吃过婆婆或小姑子做的京江儿泡馓子啊。不少人在生病时消化差没胃口, 泡一碗子吃到嘴里咸津津软乎乎挺开胃的。
镇江人有“吃晚茶”的习惯,春秋二季白天长,在午饭和晚饭之间,也就是下午四五点钟间,要吃点东西垫垫饥,京江 、烧饼等正是“吃晚茶”的首选,那时我和许多小学生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瓦缸里找京江 、麻饼等食品当晚茶。
京江可干吃,也可泡着吃。将其一角一角掰下来,放入大碗中,倒上开水冲泡成莲花瓣状,不一刻就涨到一大碗,民间有“京江,京江,一个 儿泡一碗”的说法。其质软而不糊,既软熟又有筋道,如用鸡汤、骨头汤、牛肉汤等荤汤泡食,则另有一番风味,可与西安的羊肉泡馍相媲美。
我对京江有着特殊的情结,它伴我度过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每次下乡总要带上几斤京江,生产队开早工,泡一只儿充饥;中午放工已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可锅里还是生米,赶忙拿出一只儿干吃起来,顿时觉得世上没有比京江儿更好吃的东西了。
三分钱一只的京江手工制作却十分讲究:儿时我曾看到茶食坊的师傅做京江 子,师傅事先必须和好掺有老酵的面团,酵头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来投放,夏天用酒酿,冬天用酒糟发酵,和面时要加碱水。
京江分甜、咸二种,做咸 子在面团中要拌以嫩生姜米、茴香和麻油,及少许橘皮晒干磨成粉掺进去,做甜 子则什么料也不加。面团用手反复搓揉直至揉透。随后,师傅先在案板上将面团揉搓成圆条状,揪成一个个小团将其压扁,“要搓七把半,交叉切三刀”,就是在上面用刀交叉切三下,但不能切到底,成为六角形,行话叫“开花”,再将其稍稍掰开,面团就绽翻成略似老虎的脚爪模样。
传统的京江是用缸炉烘烤出来的,烘烤要把好火候,缸炉内木炭火作燃料用文火烘烤,师傅像贴烧饼那样,将生子贴在小缸炉的四周,等烤到咸儿面色微黄,角槽乳白,就可将一个个淡黄色泛着油光的咸子铲出来了。甜子则要在烘烤时刷一遍红糖水,烘熟后表皮呈酱红色,香喷喷的甜子也就出炉了,这样制作出的京江六角铮铮既酥又香。便衍生出六角铮铮的歇后语,形容办事执著认真一丝不苟。
如今方便、可口、便宜的京江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镇江的角角落落,正东路有家做京江的生意不错,每天上午供应,去迟了还买不到哩。在居民集中的小区,甚至有些烧饼店铺也改做京江了,虽口味不如以往,但照样受到怀旧老百姓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