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童琮与《■园课蒙草》

发布时间:2014-11-28 08:0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中国回民现代教育历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民族教育先驱童琮诞辰150周年座谈会在镇江召开。来自全国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镇江市山巷清真寺阿訇、中国回族学会理事薛龙和先生在研究童琮的过程中,发现了他的汇编作品《■园课蒙草》,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作品,它是朱自清的写作辅导书,是清代废除科举改考策论后众多秀才考前的必读教材,是童氏家族和学堂学子的必读教材,也是我市穆源民族学校的前身穆源学堂高年级学生的最早教材。

  童琮参与穆源学堂的创建

童琮,字印琮,号雪■,又号雪村,回族。

1864年,童琮出生于镇江,祖业为镇江知名清真五云斋茶食店,作为独子,童琮的父亲屡次想让他接管祖业,但童琮志在普及教育。童琮一生以兴办教育为己任,他曾留学日本,中过秀才,办过学塾,参与了我国第一所回民新式教育机构——穆源学堂的教务管理和教学活动。

在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的《古润世耕堂金氏宗谱》卷一中有署名“姻世愚弟童琮”撰写的“恒仁公传略”:“公讳恒仁,字聘三……乙巳冬,里中诸君子议新学,公担任开办费独多,然苦无校址。有祖遗地亩许,坐落大围坊杨家门,为卖花佣董某鸠占。公从兄石声,讼之官,累年,案未结。石声语公曰:‘盍捐此地与学?’公欣然诺。……倡议,佃款四千五百银圆,不足,则商之中表杨君心斋、白山昆季,分佃银千五百圆,而校舍以成,今穆源二等学堂即其地也。……里中遂公举公为穆源、志成两校总经理……”

这段童琮撰写的传略详细介绍了穆源学堂的创建时问、地点和主要创办人。私立穆源二等学堂的创办时间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始人主要是金恒仁和杨心斋、杨白山,地点是位于大围坊杨家门金家的一块祖遗地产(即如今的润州区文化馆所在地)。

当时作为金恒仁妻弟的童琮,是一个留过洋的秀才,有办学经验,因而深得器重,被聘来参与学堂的创建,并委以“教务总管”的头衔。

在这期间,童琮将自己编著的《■园课蒙草》作为穆源学堂高级部学员的教材,并亲自授课。

  童琮留日回国后,中过秀才开办“■园学塾”

“从现有资料分析,童琮留学日本时间约在光绪八年(1882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留日期间,他广交四海志士,并结识了一批回族爱国青年才俊。回国后,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前后在位于城西礼拜寺巷前后三进四厢私宅内(即今清真寺街中断)始创‘■园学塾’,开馆授徒,宣传‘兴学救国、兴学救教’的进步主张。”薛龙和表示,根据《■园课蒙草》初编序言中的内容介绍,可以得知,他留日回国后,中过秀才才开办学塾,又编写了《■园课蒙草》。

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吴保龄在为《■园课蒙草》初编所写序文中,对童琮的学历有所简介:“丙戌(1886年)岁试,(童琮)与余从弟菊人寿龄同受知于长沙王祭酒先谦,其从兄在兹(童)镕又与余从弟友芝恒龄同岁举茂才。荫乔从兄述,曾尤与之莫逆。”“辛卯(1891年)、癸巳(1893年)、丁酉(1897年)、壬寅(1902年),乡闱叠膺鹗荐。”也就是说,童琮在1886年就中了秀才,而后和友人一起结伴投学在长沙王祭酒先谦门下。此后在岁试中获第一,晋为“廪生”,每年享有官府廪米津贴,并拥有了“优先举荐童生入试”的资格。

 同时,《■园课蒙草》光绪二十九年蔡源深序文也印证了此事:“庚寅(1890年)、辛卯(1891年),犹子钟骅辈随宦武林,间以课作邮寄部门示余。询问所从师,知为邑廪生童雪■上舍。”其中“廪生”即是秀才的第一名。

 在中秀才后不久,童琮就在城西礼拜寺巷前后三进四厢私宅内(即今清真寺街中断),用前两进两厢创办了“■园学塾”,开馆授徒。学塾塾规严格,教学有方,周边很多人慕名而来。但遗憾的是,童琮之后屡考进士不中。

    废科举改策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朝政府废八股,改试策论。“初学从事,更苦无门径可入”,科举变革让很多应试学子不知道该如何适应新的考试制度,也没有相应的教材。为了满足学生的应试要求,童琮整理自己的教学笔记,利用自己深厚的古文知识和敏锐的思辨才智开始研究策论科考大纲,编著《■园课蒙草》。

湖北江夏知府徐兆英在阅读《■园课蒙草》草稿后欣然写道:“下爱其理法清真,词有爽朗,俾初学读之,如耳提,如面命,故宜不胫而走,家置一编。己由初编而扩充之为二编,行见初阐发乎义理者,次则驱遣乎经籍,终且驰骋乎才气,日新月异,以驯至文章之大观,岂不盛哉?”

吴保龄则认为,《■园课蒙草》中的文章虽无“鸿篇巨制”,“然即小见大,语必爽,气必盛,笔必健,章法必密,魄力必厚,神韵必永,包泽必腴。尺幅中具有千里之概。洵先正之典型,后学之律梁也”。

薛龙和告诉记者,《■园课蒙草》共有三编。初、二编刊印后,对学童应试作用很大,“神奇的是,这个教材出来之后,凡是看过教材的人大部分都考中了秀才”。教材受到很多学界朋友的推崇,《■园课蒙草》迅速成为各地学童应试的法宝,上海、河南、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北京等地,先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民国四年(1915年)、民国丙辰年(1916年),多次由同文社、世界社、上海铸记书局、上海链石书局等再版翻印,并于民国元年被上海中华高等小学选为国文教科书。该套教材共计八册,《■园课蒙草》初编、二编、三编为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册,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从民国元年(1912年)正月初版到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短短十四个月内,就再版了十七次,可见这个教材的受欢迎程度。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裴伟表示,他还曾看到有错别字的版本,这说明这套教材应该还被盗版过,由此可见其影响力。

金之愚的母亲是童琮的孙女。金之愚说,他虽然对曾外祖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对他的学识非常敬仰,《■园课蒙草》家中孩子都要学,而且自己的两个舅舅的英语全是童琮教授的。1962年他在盐城教书的时候还在路边书摊买到了全套三编的《■园课蒙草》,可惜于“文革”期间被毁。

《■园课蒙草》共三编。初编有《序》6篇、《策论》26首,二编有序文2篇、《策论》32篇。“前两编是用来教授如何作策论,第三编则体现出了童琮的高瞻远瞩。第三编为科学技术篇,里面告诉了人们简单的科学知识,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地球是圆的、电话、轮船、电报、火车分别是怎么工作。这在二十世纪初期是非常先进的。”裴伟先生表示。

 

注:因为字库未收入的原因,本文里“■”均为字。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记者 戴蓉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