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如何让控烟令成为“真老虎”

发布时间:2014-11-26 12: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卫生计生委日前起草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明确,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全面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此外,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据《北京青年报》11月25日报道)

出台公共场所控烟的法规,确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公众的期待。如何让控烟法规成为“真老虎”,国家层面的立法应该吸取地方控烟法规在实践中的缺陷与教训,否则就会陷入“法不责众”的窘境。

1998年深圳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是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但由于缺乏操作性,到目前竟没有开出一张罚单。控烟“零”罚单,这并非深圳特例,湖北武汉市也一样。经两次修订后的武汉市“控烟令”自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以来,也没有开出一张罚单。控烟法规沦为一纸空文,也是当下我国控烟难以推行的真实写照,着实值得令人反思。

公共场所控烟也是一项公共服务管理的内容,如果仅仅满足于部门控烟法规的草拟,通过发文式的行政管理思维来推行,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发文依赖症的后果,必然导致信息的单向传递,起不到真正意义上广而告之、家喻户晓的社会宣传效果。

控烟为何出现“拦路虎”呢?最为关键的是控烟成本太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吸烟者超过3亿人,被动吸烟者超过5亿人。同时,中国公众对于吸烟危害的认知度也相当低。一项针对全球15个国家的吸烟者进行的调查表明,中国只有不到10%的人不赞成吸烟,为全球最低。

吸烟人群庞大,控烟难成社会共识,故此,政府哪个部门都不愿意将此事往自个儿身上揽,控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在所有的地方性控烟令中,普遍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清、处罚措施单一等先天不足,除了罚款之外,竟没有别的良方。如此情景之下,控烟令不成空文那才怪呢?

面对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场所控烟的呼声,相关责任部门只得停留在花拳绣腿的法规文件制定上,离开了可操作性,忽视了公众的民意渠道,控烟令只能是相关部门一厢情意的愿景而已。

公共场所控烟的确不容易,应该从发文依赖症的行政管理思维中走出来,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依靠民意的力量,通过公共决策程序,构筑制度顶层设计,提高控烟法规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来源:渤海早报 作者:郑 文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