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1935年埤城赵家湾泰安陵 朱偰 摄

  

丹阳齐梁石刻

近日从《丹阳日报》和《扬子晚报》看到殷显春一篇关于《发现罕见的唐代“地券”》的报道,并证明“丹阳是齐梁帝王故里”,不禁心动,也来聊聊这个与邻县、邻省争议不休的古地名“兰陵”。

皇业寺,判别古“兰陵”的重要依据

据《南齐书》、《南史》等所载,萧道成和萧衍的高祖萧整“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兰陵人”。可见,这个“东城里”是判别古兰陵的重要地标,那么,这个“东城里”又在哪里,考宋《咸淳毗陵志》卷二十七《古迹》记载, “兰陵城,在县北八十里千秋乡万岁镇西南。齐四世祖淮阴令萧整侨居之地。按万岁寺,旧有伪吴天祚中石刻云,寺西去萧梁帝祖宅三十里。东城寺,初名皇基,更名皇业,寺后百七十步即其城也”。这段记述讲得清楚明白:“离开寺西向三十里,就是萧梁帝祖宅。”今万绥西的“三十里”是哪里——大概就是丹阳市荆林附近的三城巷。还有,“东城寺,初名皇基,更名皇业,”正与今天位于丹阳市原胡桥镇的皇业寺相契合。

皇业寺,一名皇基寺,又名戒珠院。南朝梁天监中,刺史王僧辨建,大同十年(544年)梁武帝在此设斋。唐为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改名皇业,元代称戒珠院,明宣德年间重建,复名皇业寺。现存寺院二进一院,共六间砖木结构平房,门楣有“敕建皇业寺” 石质匾额,民间传说梁武帝死后葬在该寺下,当时,王子公卿俱在此沐浴用斋后再去谒陵。现在,这个古寺所在成了丹阳、武进两地判断古兰陵的重要依据和地理标志。

武进曾改名兰陵,为归属之争留隐患

据2009年7月1日《京江晚报》徐苏研究,“武进”称谓出现在三国时期,吴帝孙权于嘉禾三年(234年)“诏复——丹徒为武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因北伐需要,将原丹徒县改名为武进县,治所在今镇江市东南丹徒集镇。这个“武进县”史存47年。到了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武进为丹徒。不过“武进”的称谓并没有消失,同年即被沿用了,出现了新辟出的武进。“分丹徒、曲阿二县地别置武进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其地望丹徒在西,曲阿在东。这个新辟出的武进县在历史上存在了221年。《隋书》地理志下:“曲阿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开皇九年(589年)并入。”这段记载讲了梁天监元年(502年),武进改称兰陵,以后在陈朝、隋朝均无“武进”的称谓,到隋开皇九年(589年)陈亡,又并入曲阿的经历。兰陵县存在了87年,兰陵县的范围仍是新辟武进县的范围,也即是曲阿所辖区域。

直至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这个沉默了87年之久的“武进”称谓又重新启用,然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分晋陵西三十六乡建武进县,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可见,这个史存87年的“武进兰陵”原本就在丹阳丹徒的一角。当然,这个“武进兰陵”也为后来的归属之争留下了隐患。

消失的“泰安陵”,成为遗憾

泰安陵是齐高帝萧道成与皇后刘智容的合葬墓,建成于482年。位于丹阳东北埤城镇经山南侧的赵家湾村,俗称皇坟山。其在位四年,死时五十六岁。陵墓于1908年已掘,石兽已毁。浙江海盐人、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长子、解放后曾任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和主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物管理局委员会副主任朱偰(音 xiè1907-1986)从1934年用两年时间,实地调查了南京、句容、丹阳等地的六朝陵墓,结合唐代《元和郡县志》、清代《乾隆丹阳县志》等典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提供了一则资料,“梁吴郡(今吴县)人顾野王《舆地志》:泰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今丹阳胡桥经山)。”并在遗迹前对两只石兽残躯摄影,作以下记载:“萧承之永安陵而西,逾冈陇可百步,地名赵家湾,有已毁之石麒麟二,一已失其首,腰身中断;其他一兽,亦丛残不全,惟首尚在,半埋丛芜中。由其作风视之,亦系齐代陵寝无疑。”

遗憾的是,在“文革 ”动乱中,一些人以“破四旧 ”的名义,用雷管炸药,将1500年前的泰安齐陵这两座石刻神兽的遗留部分炸得粉碎,把整座墓地都改作农田。这样,泰安陵最后从丹阳地面上全部消失。

丹阳的“泰安陵”消失了,武进却为了锁定“齐梁故里”这个称号,在万绥的孔村西面,造出了一个“泰安陵 ”的遗迹,并立碑公示。他们的依据是这里曾出土过“杂铜古皿”、曾经有记载梁武帝到兰陵拜谒建陵,就判定萧顺之建陵一定“在万绥境内”,这种逻辑推论不太严密。

“兰陵美酒”就是丹阳的封缸酒?

聊完古地名“兰陵”的归属,再引进有意思一点的话题“兰陵美酒”。李白的《客中行》这样写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中最美的是起始两句: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这首诗,说它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并不夸张。但是这“兰陵”所指是哪里呢?江苏省地名专业委员会主任栾广高先生从李白的行踪判断、美酒产地的考证,以及与1995年徐州狮子山发掘的汉王墓中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盖有“兰陵丞印”的山东兰陵白酒比较分析,还有同时代诗人王维有关“兰陵”诗句的佐证,认为“兰陵美酒”应该就是橙黄如“琥珀”的丹阳封缸酒。

对此,笔者虽摆不出新的证据,仅从李白有关丹阳内容的诗歌作品分析来理解,栾教授的推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知道,唐天宝十三至十五载间,李白随永王李璘东巡到江南,登上运河码头,在丹阳逗留数天,凭吊吴季子墓、参谒齐梁帝陵,访问萧氏后裔,游览练湖,写下了许多寄怀山水、吟诵风俗的诗篇。这其中,就有写丹阳风物人情的:

《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陈情赠友人》: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归舟,歌声逐流水。

镇江丹阳一带的辛丰镇(旧称新丰),用宁镇山脉流下的清泉酿制的酒,曾被梁元帝萧绎赋诗赞扬:“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三峡到了江南,品尝到了这闻名遐迩美酒,酒兴大发,诗意泉涌?于是——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南国新丰酒,东山小伎歌。对君君不乐,花月余愁何。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多酤新丰醁,满载剡溪船……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

李白写了这么多酷爱新丰美酒的诗篇,再续上一篇盛赞“兰陵美酒”的诗作,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以上推测有几分真实,那么,中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又给我们留下了一分猜测——“兰陵笑笑生”,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对这个谜,数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且不说书中有类似丹阳话诸如“吃(茶、酒) ”、“花黎胡哨”、“田鸡”、“抹牌”、“黄芽菜”、“鬼胡油”等方言特征的词汇,有人猜想,“兰陵”为萧氏祖籍,“笑笑生”或是“萧小生”的谐音。这个猜测不一定准确,但起码为丹阳“兰陵”的文化平添一份神秘色彩。

  文/申卫平

“兰陵”四题

发布时间:2014-11-20 08:5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