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近日,这样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发酵”。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尚未收到有关国家废止“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正式文件。有教育部内部官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家既没有说不做,也没说下一步该怎么做”,教育部近期将对此作出正式回应。(11月14日《新京报》)
当我们谈论“985 ”、“211”的废除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尽管废除与否,仍只是传闻,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厘清传闻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对于高校改革的期待与其改变可能产生的影响。
首先,废除“985 ”、“211”,这两大现时中国高校的主要身份标签,并不意味着现有高校的强弱格局将被彻底颠覆。毕竟,高校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师资、科研实力乃至社会声誉与口碑的差别,不会随着行政标签的淡化,而被立即抹平。因而,已此来认定中国大学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或言过其实。
其次,单纯废除“985”与“211”,只能改变现有的高校财政拨付格局,能否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正向影响,不确定性太大。两大工程在彼时出台的最大目的,只是以行政定级的方式解决了各高校如何获得财政分配的问题。那么,即便废除,它依然可以其他标准来代替。因此,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根本上打破类似“985”、“ 211”这类高度行政化的资源供给形式,以更加契合高校自主发展与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985”、“ 211” 工程,对于高校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获取财政拨款优势的凭证,更成为主导高校发展的主要评价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它所对应的正是高校评价标准的高度行政化和窄化局面。现实中,人们感叹高校千篇一律,办学目标都是“高大上”的创世界名校,丧失了对自我特色的追求,内在的创新空间与动力不足,显然与“985”、“ 211” 此类的财政获取标准,有着重要关联。
当然,更要看到,“985” 与“211 ”发展到今天,更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官方加冕,它在无形中所产生的高校之间的等级认定,已经延伸到社会,如社会招聘中常见的“985”或“211”高校学历,就是一例。此种现象在无形中所制造的等级区隔与身份歧视,并由此带来的社会等级意识的强化,不容小觑。
不可否认,,“211 ”、“985”工程,对于一大批高校的成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与扩容还是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也必须承认,作为一种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高校定级标准,其本身所具有的计划经济与行政色彩已愈发凸显其与时代的隔阂。如,它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局面,与高校自主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现。且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行政部门减少专项经费拨款,以增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已是大势所趋。鉴于此,可以大致判断,“211 ”、“985”的改革或废除,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面对“985 ”、“211”的废除传闻,不妨淡定视之:一方面,在高校去行政化呼声日隆、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矛盾加剧的今天,我们当乐见传闻的成真;但另一方面,又必须认清当下高校改革的真正问题与复杂性所在,不可高估此项改革的单兵突进意义。如,高校发展如何平衡办学自主与对行政资源依赖的关系。这或许是置于改革时代之下的高等教育变革,所必须厘清的理想与现实。
(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