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文化·教育·体育·娱乐

网络“诗歌热”欠缺什么?

发布时间:2014-11-15 08:1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化、多元化时代,个体觉醒与社会激荡,催化了全民“诗歌热”。传统的诗歌刊物翻了一番,微博、微信上的诗歌更是“铺天盖地”。近日,省作协举办诗歌创作座谈会暨江苏青年诗人双年奖颁奖会,面对汹涌而至的诗歌潮,专家们强调,全民写诗是值得鼓励的文化现象,但在数量膨胀的同时,更要强化诗歌的内涵,尤其是,诗歌要面对时代与社会,进行深刻的灵魂考问,寻找精神归宿。

虽然说,现在文学日渐边缘化,但打开微信平台、朋友圈,随时可以看到朋友们的“有感而发”,“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公众号,粉丝成千上万。传播方式多元,传播速度提高,诗歌的数量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大众喜欢写诗,当然值得提倡与鼓励,说明大家更加注重对人生与生活的审美,对时代与社会的审视。首都师大教授吴思敬就说,现在,有一大批诗人包括普通大众,注重挖掘生活的诗意,并对人生有非常扎实的体悟,还有一些人富有哲理,尤其是直面当下社会,体现了悲悯情怀与担当意识,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但也不可否认,现在很多诗歌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空洞、苍白之作。《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就强调,大众包括诗人写诗要节制。他举例说,戴望舒一生只写了九十多首诗,但其中许多都成为经典。“现在很多人写得太多、太快、太随意了。诗人要自律,包括精神上的自律。”林莽特别指出,一些获奖诗歌,有些东西其实根本不能入诗,那就可以不写。

针对如今流行的撒娇式、伪饰性诗歌,《诗选刊》主编张洪波感慨,虽然现在的诗歌数量很多,但要想选择几首好诗,往往却很难,诗歌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对此,《花城》主编朱燕玲深有同感,“很多诗歌面对惊心动魄的现实,笔下的表现力度不够,诗歌亟待提高文学境界。”

诗歌,应该如何面对这个时代?对此,刚刚获得江苏青年诗人双年奖的梁雪波深有感触,“写诗,是身心的修炼,是灵魂的事业。这些年,在写作中我常常问自己:在时代和诗歌的双重检视下,我是否洞悉并捕捉到了诗歌的奥秘?我的写作能否配得上我所目睹的生活?这很可能是一种笨拙的、并不讨巧的方式,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搏斗,其中夹杂着痛楚、失落、惊讶,以及鲜为人知的欢欣。”

《作家》主编宗仁发指出当前“诗歌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让新闻事件转化为文学作品;二是诗歌与思想的关系,思想要与作品的肌理、组织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灵魂的考问,从而为精神找到归宿。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赵 楠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