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天价学区房,是另外一种择校

发布时间:2014-11-14 09:3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甚至供不应求,从炒房变成炒“期权”。记者在北京、广州等地采访发现,有人花135万买个4.4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能住,只为给上学买个进门证。即便如此,仍一“坑”难求。(11月10日《半岛都市报》)

就因是学区房,4.4平米竟卖出135万,而且还根本不能住人。听闻令人为之唏嘘哑然,北京爷们“不差钱儿”?非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这说明普通校与名校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资源配置还很不均衡。这值得当地教育部门深思与反省,关键是要着力找出破解之策。

名校学区房的一“房”难求,不独北京,各地都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就近入学”的招生制度使然,谁也不能改变规则,但家长却可以钻政策的空子,心仪哪所学校就将“家”安到其所在学区,就是为孩子赢得名校的“入场券”。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往往是不惜代价,削尖脑袋往里钻,这或许即是学区房火爆的根本原因,使得学区房好似房市“寒冬”里的“一把火”。

无疑,4.4平米学区房卖出135万,家长无异于“睁着眼睛吃老鼠药”。但这又是“周瑜打黄盖”,谁也不能干涉,因为这房子已经超越了本身的居住功能,或许这正是其价值所在。但既然不能住人,那这斗室学区房就必然成为家长炒来炒去的“期权”,“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为一个个孩子通往名校的“跳板”而已。

但这板子不能完全打在家长的屁股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只要能力、条件许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众多家长共同的选择,本也无可厚非。倒是我们的教育及主管部门要加以反思,推进均衡教育,光扼守住“就近入学”的大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打出“组合拳”,从根子上动刀。家长对名校的趋之若鹜,主要是名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办学声誉。也就是其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与办学条件,这是家长一门心思往里钻的根本所在。

加强校际尤其是名校与普通校之间的合理、有效流动,是解决学校“一头热一头冷”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落实均衡教育的根本。这需要有全局一盘棋的观念,打破本位主义束缚,促进区域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取长补短。关键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落实。“交流”的障碍在名校,好的教师不愿流出,差的教师不愿接收,但均衡教育是国家大计方针,是“硬杠子”,不可动摇,谁也不能绕着走,更不可阳奉阴违,而是要积极而为,做改革的促进派。

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普通薄弱学校的投入,缩小与周边名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加速补上这块短板。不可否认,一些普通学校办学每况愈下,与当地政府对其不够重视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一些名校一直被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也使得名校与普通校之间的办学条件有了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当地政府应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学校建设的投入上,要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不能再厚此薄彼,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样,均衡教育才能走出一路花香。

4.4平米学区房卖出135万,说到底是“拼爹”,也是一种变相择校,更是均衡教育的晴雨表。家长“爆炒”学区房“期权”不是小事,暴露的是“均衡教育”的短板。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容漠视,相关教育及主管部门应闻风而动,果断亮剑,加速推进均衡教育。(崔恒清)

来源:红网 作者:崔恒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