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正式施行。记者在江苏、安徽、河北等地调查发现,对于《办法》中规定的“取消最低消费”等条款,一些大酒店并没有遵照执行。部分餐饮企业甚至巧立名目“转嫁成本”,而一些市民似乎也并不看好。(11月2日 中国广播网)
“道高一尺,魔却高一丈”,对于国家明文规定的取消最低消费,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部分酒店和饭店依旧是置若罔闻。
报道中的记者随机走访的几家饭店均发现,“最低消费”仍然存在,包间有最低消费,没有包间消费的也会规定每个人的消费额和最低消费人数。商家的意思摆明了就是,无论如何,以前的最低消费这一份钱还是会从消费者身上套取,
比如,日常生活中,“中国移动”每月会把客户上月的流量清零,不管客户还存有多少流量。如此霸道的行为,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让人疑惑的是,消费者也已经欣然接受和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言及于此,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霸王条款”如此风靡?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面对高涨的成本,个别商家为“保本、盈利”将不平等的消费条款强加给消费者;二是,消费者采取“能忍则忍”的态度,存在心理弱势,遇事则自认倒霉,纵容了部分商家的霸王现象;三是,“垄断经济”成为屡禁不止的霸王现象的“罪魁祸首”,消费者存在于社会之中,无法拒绝正常的社交和衣食住行,商家的垄断地位和经济实力形成了相对于消费者的强势地位。
对此,任凭商家的霸王条款有多猖獗,只要消费者拿起身边的有力武器,我们还是可以避免和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有效制止“霸王现象”。
第一,畅通消费者维权通道,遇到类似事件首先向媒体反映、向消协投诉、寻求法律帮助等途径,切实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
第二,健全食品行业相关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既要加大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对于商家的不诚信行为,一经举报,严惩不贷。
第三,加大对社会上诚信经营的宣传和培养,树立诚信商家典型,号召更多的商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打造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总而言之,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服务满意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打击“换汤不换药”服务,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平等,需要社会各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唯此,“换汤不换药”才能无处遁形,变本加厉的“对策”方能销声匿迹,望商家切莫将盈利与权利“本末倒置”。
(长江网 王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