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大学评价干扰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日前,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举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炮轰”大学的全球学术排名体系,认为各种各样的评价及排行榜,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重短期效益、轻长期发展。(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评价一旦失衡,很可能影响大学自身的追求,甚至产生误导,从而使得大学教育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渐行渐远。现实中,这方面的例子也不鲜见。比如,排名体系过于看重科研指标,则很多大学便一窝蜂去层层加压,引导教师去搞科研,却忽略了对于本科生的基础教育。很多教授多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甚至连研究生也与导师一面难谋。
此外,因为一些评价指标看重大学的直观印象,也驱使很多大学把资金投向硬件建设,大兴土木,兴建了不少大楼。这样的路径同样是有问题的。大楼有了,大师却遥遥无期,不知尚在哪里。
不过,也不能将时下中国大学的种种问题完全归之于排行榜。也即,失衡的排行榜并不必然导致大学“误入歧途”。很多时候,中国大学的病症,仍在于大学自身,仍在于其极度稀缺的反省精神。
其一,大学排行榜有问题,不科学,不足以指引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大学完全可以不把这样的评价当回事,为什么还要一边抱怨一边趋之若鹜呢?检索一下即可发现,大部分国内高校还是特别在意形形色色的排行榜的。一旦排名稍有起色,就会大肆张扬,唯恐天下不知。这也表明,时下很多大学依然缺乏一种恒定的价值,理念模糊,精神摇摆,注重表面甚于注重实质,一味想着以排行榜等外在的评价充门面,填补办学的不足。
其二,动辄拿外在的排行榜说事,也暴露出国内一些大学反省精神的缺乏。其实,学校办得怎么样,是不是、能不能达到“一流”,大家都心里清楚。遗憾的是,这种“自知”很多时候被轻松掠过,很难走向“自省”。于是,大学教育就在杂七杂八的排行榜裹挟下,愈走愈远。很难讲,究竟是自甘堕落还是被榜单“带坏”了。
学校是校长在管理,搞得好不好,是不是真的重数量、轻质量,只关自家,实在怪不得榜单。你完全可以将榜单视为一个参考,或者干脆就是一门生意,只要学校自己有理想、有目标、有大学精神,排行榜是很难左右大学的,更不要说失衡云云了。
说到底,失衡的排行榜背后是失衡的大学精神。人必先自己失衡,方才会有外在的力量撼动他。总是向外部找原因,一会儿讲政府投入不够,一会儿又讲社会支持不力,讲来讲去,很少认真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大学很难真正有进步。诚如专家所言,很多大学缺失对自身质量进行深刻反省的制度与文化,而这,才是大学教育屡屡遭遇诟病的根源所在。
眼下,中国大学在学人数已经达到3460万人,名列世界第一。以这样规模的大学教育,如果依然习惯于推脱责任,不去反躬自省,中国的大学不可能让人满意。失衡不失衡的,倒在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