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网看到一篇文章《不会排队的民族》,作者叫闵良臣。文章举了一些国人不文明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说:中国这个社会为何很多事情做不好,官员中为什么有那么多腐败分子,社会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坑蒙拐骗,别的不说,只看整体国民连“排队”这样的道德都不肯践行,也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一个在公共场所不想排队的民族,你说这个民族还会多么多么文明,多么多么理性,官员还多么多么清廉,有多大多大理想,国民还多么多么诚信,有多么多么爱心——鬼都不信。
不讲秩序,不讲规则,在社会现实中,我们确实可以找出太多的例子。但不知闵良臣先生是否打过麻将。四个人坐下来,把规则一定,八圈十圈保证遵守得好得很。说好缺门八只才能成牌就缺门八只才能成,任何人不缺门没八只成牌都不算数,没人承认更没人理会,即便其中一个人是局长也不行。不讲规则不讲秩序的中国人,怎么在这个时候又讲了呢?怎么一上麻将桌都规规矩矩了呢?
既然说到排队,我就先讲两个排队的故事。周末,老婆大人宣布晚餐吃稀饭,交代下午去买几个发面馒头,指定在小区的巷子里一个阜阳师傅那里买,说他的馒头有咬劲儿,好吃。那个馒头师傅每天下午三点左右骑电动三轮来这里,白围裙一系,一车馒头转瞬便售罄。因此,一些没事的老头老太每天两点多便自动在小巷内排队,等候馒头师傅的到来。我去的时候已三点多一点,馒头师傅一头大汗在忙碌,好在队伍不算长,二十几个人的纵队,不到十分钟,就轮到我了。从排在最后到位列第一,还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自豪,馒头未吃,已是满嘴生香。这里的排队,一年365天,天天都执行得非常好。
另一次排队,是办理公共自行车卡。上午八点半跑到行政服务中心,好家伙,人家还没上班,但窗前的队伍已蜿蜒几十米开外了。站在长长的蛇阵后面,心里忐忑不安,这得等多久啊?两个多小时过去,终于挨到了窗前,可窗户里突然伸出个脑袋,溢着满脸的笑容说,对不起大家,表没了,你们下午再来吧!两个多小时啊,换来这么一句话,能不生气吗?队伍里立刻炸开了锅,许多人围到窗前论理,可里面的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我望着身后满脸怒气的人们,忽然想起小时候排队买肉的情景。
记得那时候家里要请人垒猪圈,凌晨五点,我被母亲叫醒,让我去镇上的食品站排队买肉。我睡眼惺忪地去了,结果,那里已经站了二十多人。赶紧排上,快七点,长长的队伍似乎才有了动静,头里已经有人拎着肉出来,心里喜滋滋的,感觉希望就在眼前。等到前面只剩三四个人的时候,里面忽然传出个声音来“后面的别排了,肉没了!”,我拿眼往肉案上一瞅,那里还有半边猪肉挂着,怎么就能说没有了呢?后来听到里面人解释,说那半边肉是为公社食堂留的,不卖了。于是,所有排了大半天队的人只好悻悻而去。我不死心,跑去找在镇上工作的姐姐,让她去食品站“找人”,姐姐说行,结果很快就从食品站后门进去,弄了一刀肉出来。姐姐说,今后别见队就排,要买肉,先来找姐姐,知道不?
此事过后的很长时间,我对排队失去了仪式般的信仰,许多排队的场合,我都匆匆离开。排了两个多小时,自行车卡没办成,让我又一次对排队失去了兴趣。我苦笑笑,给一个同学打电话,他就在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接到电话,同学立刻从楼里跑出来,听了我的遭遇,大笑我太傻,说你把身份证给我就行了,明天办好了给你送过去,还排的什么队呀?
找姐姐,找同学,该排队办的事情就可以不排队了,这不是在秩序之后排队,而是在关系之后排队。一个社会,居然存在着两种排队方式,这才是出现“不会排队的民族”的根源,这个根不在国民不会排队上,这一点,闵良臣先生应该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