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女婿获诺奖”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发布时间:2014-10-17 09:2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很多人在讨论,诺贝尔奖和咱们有多遥远。在安徽蚌埠,有人说,今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蚌埠的女婿。而他的夫人吉娜,就是蚌埠人,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在此中学校园内,赫然有电子屏幕打出了“热烈祝贺我校女婿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幕。

  (10月15日安徽新闻网)

  

一如既往地拉亲戚关系,一如既往地对获得诺贝尔奖的七姑八姨的老师进行狗血的励志采访:对埃里克·白兹格的妻子吉娜,她的一位同学这样评价到,“不偏科,每门功课都很强,一直是年级前几名,不死读书,学习特别轻松”,她的一位老师说,“这小孩就是个学习的苗子,智商超常,善于总结归纳”。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土长土长的国人学霸获得了诺贝尔奖。冷静之后,才会悄然大悟——原来是她在美国的老公拿了奖。

一个很明确的逻辑问题就是,当年的中国学霸在小时候学习如何好、是不是学习的苗子,与她现在的婚姻没有必然的联系。婚姻伴随着许多的感性因素,智商和情商又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人家的老公获得了诺贝尔奖,挖这位学霸的故事,似乎并不怎么符合常理。

但是,在我国,不知道是不是天然存在一种“诺贝尔饥渴症”。无论是哪一年是哪国人获得了诺奖,无论人家祖上到底是不是华人,只要是“七大姑八大姨”,抑或是“七大姑父八大姨父”是土长土长的中国人,那也不妨碍我们将这些人的生平事迹报道出来。

需要明确的是,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拉亲戚关系拉不来真正的诺贝尔奖,挖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关系的人的生平,不会让国人和诺贝尔奖离得更近。关键的问题在于,一个学术腐败严重、论文抄袭严重、教授多现品行不端现象的高校与科研体制之中,并没有让国人教授获得国际性学术大奖的那块土壤。

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出现严重行政化,大学科研立项往往被权力拥有者把持,学术出现发展不自由、不独立之现象。同时,学术体制公信力渐渐丧失,继而导致大学与科研机构科研经费只能过度依赖于公共财政。对比之下,西方大学多数科研经费都来源于个人或企业捐款与赞助的体制机制则灵活了许多。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讲,“提高最高之学术,国家最大之名誉也”,学术发展并非小事。因此,诺贝尔奖不是不可以迷恋,任何一个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追求。但是,摇着尾巴、踮着脚尖去和人家那些已经拿了诺贝尔奖的人拉亲戚关系,是断然实现不了拿诺贝尔奖的梦想的。实际上,有些看似复杂而难以争取的东西,说一千、道一万,不过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规律”而已。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王传涛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