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驴友被困!又见高成本高风险的生死营救!4日凌晨,22名“驴友”在北京怀柔区箭扣野长城被困,当天恰逢大雨、大雾和低温天气,情况危急。随后,消防员与当地多部门组织的救援队冒雨攀爬5个多小时,成功将被困人员解救。(10月5日《京华时报》)
有人说,生命面前,计算公共资源成本有点过于冷血。法律还在纠结要不要见死不救呢,职能部门岂可眼看着驴友遇难而吝啬援手?这话自然有理。
不过,人命关天,有天灾,亦有人祸,有失控,亦有可防。如果明知风险而放任、明知责任而罔顾,公共资源恐怕不能成为鼓动冒险的冤大头。
据搜救队介绍:当天凌晨开始,怀柔山区一直持续大雨天气,山上风力达6-8级,气温接近0摄氏度,浓雾弥漫,山上能见度不足30米。“驴友”被困的箭扣长城自然风化严重,有的路段城墙已经倒塌,城墙下方就是十几米深的壕沟,不少路段坡度达70度左右,沿途树木丛生……然而,被困的“驴友”大部分在40岁以上,虽配备了基本的户外装备,但缺乏必要的御寒衣物等专业装备。有几个问题需要追问:一是驴友攀登野长城,如果做足了功课,何以连基本御寒衣物都不足?二是驴友组织的探险,究竟有没有考虑到基本的避险能力与安全自救?
这几年,驴友失联或遇难,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以今年为例:7月11日上午,两名重庆驴友私自闯入奉节地缝景区被洪水围困,1人获救1人遇难;7月26日,无锡一名驴友王先生在随团队探险时,未穿救生衣就直接从5米高悬崖跳入浙江著名的探险胜地——楠溪江下方水潭,不幸遇难;8月7日18时许,4名洛阳驴友在登封市攀登嵩山时遇险;8月10日凌晨,距南川城区约55公里的头渡镇柏枝溪,因暴雨突发山洪,一批沿河露营的“驴友”遇袭被困,5人遇难……这还仅仅是被媒体报道出来的部分案例。
探秘野趣,这是人类的天性。没有这种好奇感,哥伦布发现不了新大陆,麦哲伦开启不了环球航行……驴友探险,自然不可原罪。但话说回来,如果探险真的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置公共责任与法律规定于不顾,这样的探险,就是拿自己生命与纳税人财政开玩笑。
遗憾的是,制度设计未能在权责关系上厘清驴友行为的边界。结果有二,一是靡费公共资源。出事了,就搜救,救到了,批评了事,谁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可是,批评能吓得了谁呢?二是放任“伪探险精神”。将激进冒险等同于专业探险,于是,更多擅闯禁区的冒险,前赴后继,因为出事了反正有搜救兜底。
“无限风光在险峰”。合理的探险需要保护,但粗放的冒险还是值得警醒。正因如此,眼下有两点是需要廓清的:一是要将搜救成本兑现为驴友责任,不能拍拍屁股走人,谁肇事谁埋单;二是发展商业搜救与保险,就像高速上的拖车服务一样,不能凡事都由职能部门承担。当然,还得提醒一句:没有十足的准备和把握,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勇敢”?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