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大关,作为深圳市的一起标志性事件,引起了深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实,尽管已达300万辆,但是深圳并不是全国最堵的,据高德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全国重点城市交通拥堵排名,深圳仅排第六。(9月22日《晶报》)
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显然不仅仅只是深圳才有的现象,只不过有的城市增长的快一些,有的城市增长的慢一些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汽车属于奢侈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所以是一件值得我们高兴和骄傲的事情。但事情往往带有两面性,有喜就有忧,尤其是在城市交通和环境压力日渐加大的现实背景下,城市机动车数量屡屡刷新历史记录的背后,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喜悦,还有担忧。
首先是停车问题变得越来越让人头疼。以深圳为例,当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大关的时候,全市停车位只有不到100万个,整个城市的停车供给严重不足。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对于广大深圳市有车一族来说,不管是居家停车还是出行停车,都将面临一位难求的困境。当不久的将来城市出现了三辆车争抢一个停车位的局面,那么汽车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便利,可能还有会车主与车主之间,车主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罅隙。
停车难的背后,势必意味着行车难。目前深圳市每公里道路的车辆密度高达480辆,远超国际上270辆/公里警戒线,高居全国之首。这种现状最终给深圳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压力。目前,深圳市交通高峰期处于明显的超饱和状态,这不但大大降低了小汽车的出行速度,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的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也就是说,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和城市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已经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让城市交通甚至说整个城市的运转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由此带来的损失也许不会那么直观,但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而停车难和行车难并不是城市车满为患所带来的所有弊端。来自各个渠道的统计数据都显示,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恶化的最大污染源,这对对身体健康日益重视,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城市局面来说,无疑是无法忍受的事实,是必须改变的现状。
面对城市车满为患的现状,限购、限行、限号也许有用,但却并非是治本之道,因为这些举措最后总和“限制权利”密切相关,所以城市如何在大力发展城市基础交通设施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引导更多的公众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将是政府未来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也是对政府城市发展理念的考验,是对政府交通管理水平与智慧的考验。(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