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别让“消费主义”之风盛行

发布时间:2014-09-02 07: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主义是指那种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内心的愉悦而消费。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消费”这个词当年就包含着挥霍的意思。那时候只有少数贵族和新生的资产阶级奉行消费主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还非常有限。一旦它在全社会蔓延开来,情况就很不妙,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试想,如果13亿人都奉行起消费主义,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想一定会是一场灾难。

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惜物。古时候有一句话家喻户晓:“一粟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还有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惜物观深入人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几乎成了常识和共识,而暴殄天物则被普遍认为不详。

我对一件小事记忆犹新。70年代后期,我的老母亲曾来北京小住。那时候物质匮乏,价钱也很便宜。有一天,我发现前两天买来的一个白萝卜干瘪而且糠了,就顺手扔到簸箕里,准备倒掉。我母亲看见后捡了起来,洗干净,切成小截,用盐腌好。我说:“都糠了,扔了算了,才几分钱。”不料母亲说:“你们嘛,说才几分钱;我们呢,说一个萝卜种这么大不容易。”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吃着母亲腌制的萝卜,说果然不错,母亲非常高兴。我由此发现,我国历史上惜物观一定来自劳动阶层,然后被有责任感的读书人拿去,并加以总结,用来教育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

有趣的是,在消费主义的诞生地出现了消歇之势。我曾经在澳大利亚工作和生活过四五年,我发现,那里的妇女喜欢在跳蚤市场买旧衣服。我们总认为旧衣服可能不干净,穿了之后被人笑话,说你穷兮兮的,买不起名牌,也不至于买旧衣服呀!但是那里的人丝毫没有这样的顾虑,买的人并非完全为了省钱,卖的人也并非完全为了挣钱。无论是跳蚤市场还是车库市场,东西都很便宜,北京人的说法是“给钱就卖”。他们觉得,一件东西自己不要了,扔了可惜,不如让给喜欢它、需要它的人,让它充分发挥作用。这也是惜物,和我们老祖宗的观念是一致的。

在我们这里,有些人的钱袋子已经鼓了起来,消费主义也开始畅行无阻。据说有的年轻女子,心情一不好就上街买东西,买了一大堆衣服抱回家,心情就会愉快起了,过些天又一件一件地扔。至于制造这些衣服要消耗多少资源和能源,地球资源库能否承受,空气中PM2.5增加多少,那不是她们考虑的问题。当然,每当雾霾天气,她们会高价买口罩戴上,同时不忘咒骂。

我一向认为,消费观常常暴露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越是大家,越是简朴,是暴发户们所无法理解的。最近读到一篇说齐白石的文章,说他什么都舍不得扔,买东西回来,包鞋子的纸、包书的纸、包糖的纸,都舍不得扔掉,留着起画稿用;客人送来卤肉,那包肉的大白菜叶子他会抖干净,让家人切切,码上盐,他吃得很开心。人人都说齐白石小气,只有他的女弟子赵清阁了解他,说那不是小气,而是惜物。她说她多次看见老先生送人画,分文不取,有时候收一点纸张费。

还有近年来大名鼎鼎的张中行,有文章说他家客厅里一把藤椅已经用了60多年,还舍不得扔掉,绑绑扎扎,继续用着。他老先生出了这么多书,版税不少,难道还买不起一把新藤椅?他这是惜物。他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又有充分的自信,不屑于学什么消费主义。

如今,党中央提倡节约,我们不妨向这些大家学学。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博渊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