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超级银杏”,出厂价几千元,落地价却达5万元,巨额差价去哪了?动辄花上千万找知名公司进行绿化设计,其实就是几个刚毕业的学生参照以往案例稍加改动,巨额设计费背后有哪些猫腻?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频现绿化奢侈浪费的背后,掩藏“黑色内幕”。(8月20日《京华时报》)
在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以来,人们渐渐发现,中国各地的城市逐渐呈现“千城一面”的“奇景”,这确实是因为规划设计者的创新思维退化了吗?笔者起初也是这样单纯的认为,然而后来逐渐发现,在各地规模宏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中却藏着不少的猫腻。有些人、有些部门依仗手中的权力争相想在城建工程这块肥肉上啃一口。
笔者也曾见过几处奇葩的城市景观,而普通民众在奇葩的规划设计面前也只有吐槽的力气了。“奇葩”规划的诞生和某些官员、部门越庖代俎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这样横插一手的乱作为,才导致了城市建设中各种“不靠谱”。正如某位从事园林绿化的业内人士所说,他在山东某地参与城市绿化,规划要求栽树间隔不到1米,树太密,根本活不了,用不了一两年必须挖掉。他说,明知规划“不靠谱”,如果是私人项目还能提点建议,“给政府部门干活儿我们提都不敢提,提了不知道就伤到哪个领导了,活儿都没了。”业内人士说,这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仅是政绩观作祟,背后还有“黑色的腐败经济账”。
怎样从城市建设工程中啃下这块“肉”来,免不了各部门“齐心协力”,一条黑色利益链的产生就是这样的,一项工程从头至尾的“潜规则”,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甚至成了“惯例”。有业内人士称,曾为某地做绿化规划设计,2000万的设计费,其中很大一部分用在上下打点和给有关部门人员的回扣上。正是这样的沉疴、积弊,不但扭曲了相关行业的行为操守,也让城市的面貌“蒙羞”。
城市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政绩,因“不雅视频”受处理的雷政富就是依凭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成绩为自己立下了口碑。但就是有些人既想要政绩、官声,又想要“红包”、“常例”,崇尚名气,忽视质量,吞吃工程款项,以至于暗箱操作,拿绿化工程“借鸡生蛋”,无怪乎绿化工程中乱象百出。这种乱象、怪事如不及时整治,必然是“吃饱”的人“功成身退”,“饿肚子”的人“胃口大开”,让城市绿化工程填饱个人腰包的同时对民众、对上级“吹泡泡”。
绿化工程积弊已久,面对当前某些地方专业人士不敢张嘴、老百姓说不上话的境况,有必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查账目、追究责任、优化发展环境,彻查权钱交易、以公谋私、吃、拿、卡、要,为发展“下绊子”的行为,杜绝某些部门和个人的衙门作风、官僚主义。对于城建规划,尤其是绿化工程,还必须加强监督,上级纪委需要重点检查,对于部门整体贪敛的行为绝不姑息,力除依附于绿化工程上的“蛀虫”,不要怕“拔起萝卜带着泥”。否则就不能把税收用在有用之地,政府还得继续花冤枉钱。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