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西路,一条镇江的老马路,一条令老镇江魂牵梦萦的路。自1936年西门大街拓宽至1946年建成江苏省第一条沥青路面,南来北往的百商云集,商铺鳞次栉比,市面兴旺,顾客纷至沓来逐渐繁华起来。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吃、穿、用、玩样样俱全,是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并辐射周边形成了繁华的商圈。就是这条路,曾经承担了解放后镇江人三十多年主要的衣食住行,市民都爱到这儿来消费。
大西路四通八达,就交通而言北靠江边码头,乘轮船可达上海、重庆、汉口及苏北各地;最早开通的2路公交车贯通全路,可到达火车站和南门汽车站;宝塔路口、山巷头还停着一辆辆三轮车等客。又靠着中华路菜场和京口闸农贸市场,新鲜蔬菜、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因此大西路周边非常宜居,人气很旺,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大西路成了镇江的城市坐标,那时可以说没有逛过大西路,就等于没有来过镇江。
午后的大西路人气最足,逛街的人络绎不绝。大西路小吃店和九如饭店都在店门口支起平底锅,分别供应鲜肉锅贴和牛肉锅贴,每当锅贴起锅时,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采芝斋”“稻香村” “福禄全”门口茶食糕点的香气也将行人勾住;水果店门前的大炉子在木柴燃烧声中蹿出半尺高火焰,伴随着桂花糖炒栗子的香味四溢,熟菜店散发着五香牛肉、五香猪头肉等的香味……
当时购物的最佳去处是百货大楼(中百一店),当年的百货大楼在镇江是商界龙头老大,从早到晚客流不断。百货大楼内商品琳琅满目,从针头线脑,到烟酒布料,以至于收音机、缝纫机 、自行车等大件都应有尽有。
大西路上物品供应门类之全、修配修补行当之多,可谓是一应俱全、面面俱到。除百货大楼外,有棉布店、茶食店、酱园、钟表店、文具店、药房、书店、日杂土产商店,还有照相馆、水果店、茶叶店、炒货店、鞋帽店、绒线店、乐器店、洗染店、油漆颜料店、家具店、箱包店、煤球店、衡器社、制镜社、刻字社、白铁店、竹器、藤柳店,等等。
那时候好吃的也是大西路最多,饭店有最负盛名的宴春酒楼,除供应代表镇江特色风味的早茶,还有蟹黄狮子头、清蒸刀鱼等名菜,镇江人的婚宴、寿宴多爱在这儿举办。这条路上还有大华、新春、新半斋、一枝春、九如等饭店,各具特色。还有各色小吃熟食。理发店和浴室也有很多。
大西路的生活配套也很全面,银行邮局、学校医院、影院剧场、酒楼饭店、裁缝店、绱鞋铺、无线电修理铺、自行车行、换锅底、修拉链、修钢笔、穿棕绷的及皮匠摊都有,还有修补商店和寄售商店,生活十分方便。
大华电影院前的空场、银山门的五十三坡下经常有全国各地各个行当的来此献艺。什么卖梨膏糖、套圈子、打糖的,还有拉洋片、西洋景、木偶戏、猴把戏、说书的、唱小曲的、雀子衔牌算命的、拆字打卦看相的、跑马卖解走钢丝的、巧捏面塑浇糖人的、“二鬼打架”、说口技的、耍刀弄枪打卖拳的、治跌打损伤,卖狗皮膏药的,等等,可谓集世俗文化之大成,聚江湖百技之总汇,要多好玩有多好玩,人气特别旺,围满了一圈又一圈的人观看。
上世纪90年代镇江市中心东移,从此大西路商圈繁华不再,但是回头看看,我总期盼着大西路能在旧城改造中凤凰涅槃,与时俱进重新焕发活力。
(图为上世纪80年代大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