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生 摄
《北游录》笔下的小九华山和地藏寺
小九华山今名九华山,是镇江南郊风景区内最高的山峰。清代画家周镐所绘《京江二十四景册》中就有“九华层云”一景。今人把它与黄鹤山、招隐山、夹山并称为南郊四大名山。不过,相比于黄鹤等三山,小九华山无论是寺庙文化建设,还是名声,都比较滞后,因而有关文献的记载,也比较简略。例如,关于小九华山的名称,概括有关记载的说法是:小九华山一名岘山,是京岘山的西南峰(东峰名京山),因岘山建有地藏寺,所以一名小九华,俗称九华山。而对于地藏寺的具体情况则语焉不详,甚至相互矛盾。近读谈迁(1593-1657)的《北游录》,发现其中的一段记载,对具体了解地藏寺以及小九华山,很有价值。这段记载是:
“午饭讫,又越阳彭而西。十里大岘山,秦始皇发赭衣所凿京岘也。小憩于茶庵。又南里余,曰小九华。万历初,里人周栋弃家事地藏佛,开山以代池州九华者,规制轩翥。问招隐、鹤林两寺,云近之。东出迷径,披荆甚苦而返。畏渴不畏步也。”
谈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北游录》“纪程”是记载他在清顺治十年(1653)由江南往北京途中的见闻。上引一段出自“纪程”,是记载作者这年闰六月丙申日下午游访南郊的经过。文中“阳彭”指阳彭山;“大岘山”当指京山和岘山合称的京岘山。谈迁认为大岘山就是秦始皇派赭衣徒开凿的京岘山,其实人们普遍认为那个京岘山是在今学府路北侧。“茶庵”,庵名,不详。“里人周栋”是丹徒人,事迹不详。“地藏佛”是佛教菩萨名,传说他为幽明教主,能救众生苦难。唐开元年间,新罗国僧人金乔觉(696-794),法名地藏,到池州(今安徽贵池)九华山化城寺修炼75年以后肉身“成佛”,池州九华山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地藏菩萨道场。
上引一段记载,最值得注意的是“又南里余”至“规制轩翥”这几句,短短30多个字非常清楚地记载了地藏寺的基本情况。对于地藏寺,今天的有关介绍至多是说万历年间有地藏寺,有的说寺在“山上”,有的说在山下。这段记载则清楚表明,地藏寺始建于明“万历初”。寺的创建者是“里人周栋”,他出家为僧敬奉地藏菩萨,所以在岘山开山建寺;寺“规制轩翥”,规模不小,建筑高大。至于寺的位置,从谈迁所记只是山下情况并未说登山及山上情况来看,当是建于山下。从所记还可见,该寺在清代顺治年间仍然完好地存在着。从明万历初算起,到清顺治十年为止,该寺至少存在了80多年(事实上只会更长)。到2014年,是小九华山地藏寺建寺约510年。
地藏寺与小九华山的得名
地藏寺在九华山景区内具有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从现有材料看,它的创建年代仅次于相传建于唐代的高崇寺,比幽栖寺年代要早。更重要的是,它的创建与小九华山的得名有直接关系。不过一些介绍九华山景区内古寺的著述,至多是提到了地藏寺,却没有专门介绍。这当与方志记载语焉不详有关。现在根据《北游录》的具体记载,多少可弥补一些不足。从中可以看到,周栋所建的寺庙,主要是供奉地藏佛,所以叫地藏寺。
关于小九华山,从《北游录》的上述记载看,它的得名,是由于在它的山麓建造了地藏寺,供奉地藏菩萨。池州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周栋在岘山开山建寺以代替池州九华山的地藏寺,所以镇江南郊的这座建有地藏寺的山头就称为小九华山。“小”是指规模、地位、辈分等都低于池州的九华山。山名表示了与池州九华山的联系和区别。小九华山既然是因明万历初周栋在山麓建地藏寺而得名,那么它的得名时间当不会早于万历初年,一般不会晚于万历中期。不过这一山名究竟是由周栋本人建寺时所立,还是由别人立名或俗称所致,就无从查考了。至于小九华山所指,开始时当只是指岘山中建有地藏寺的那座山头(即今天所说的九华山的最高峰)。后来,从人们说它一名岘山看,它所指的范围应该是扩大了。尽管如此,对于小九华山与岘山的关系,似乎也不能用“一名”来说明。因为此岘山是原名或旧名,小九华山是后起名或新名,二者时代有先后。“一名”不能体现二者之间的先后和传承关系。
从“小九华山”到“九华山”
小九华山的名称,后来又省去“小”字,干脆称为“九华山”。从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笪重光(1623-1692)《宿九华山》诗题可以看出,到康熙前期,人们已称“小九华山”为“九华山”,而且这一名称已相当流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明代《丹徒县志》“丹徒县地理图”所标明的“燕山”(当为“岘山”之误)的位置上,清代《乾隆江南通志》“镇江府统四县图”上则标明为“九华山”。这不但表明“九华山”与“岘山”所指相同,而且也表明“九华山”的名称已得到官方认可,有取代“小九华山”之名的意思。其后,“小九华山”与“九华山”两个名称虽然并存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最终仍是俗名“九华山”取代了“小九华山”成为正式名称。今天的镇江南山地图上,我们看到就是“九华山”和“九华山风景区”。自然,在今天,它已“喧宾夺主”,不再是小九华山的俗名,而是后者的正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