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文化·教育·体育·娱乐

大学生抄袭成风 暴露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4-07-28 08:4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竟然抄袭小学生的读书笔记。“7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老师李厚刚,在他的QQ空间上痛心疾首地表示,今年他所授的这门课,有91名学生主要因为抄袭拿了0分,其中2名学生竟然原文照抄小学生的读书笔记范文。(7月19日楚天都市报)

堂堂的大学生,连读书笔记都要抄袭小学生的,无论怎么说都是让人无法理解的耻辱之事。可不少挂科的学生不去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反倒埋怨甚至指责李厚刚老师不近人情,认为”老师这是捅了我一刀“,如此认知更暴露了抄袭者的内心动向,某种程度,这类抄袭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透过91名大学生抄袭现象,其背后反应出不少倾向性问题。其一,应试教育的影子依然显现。从高中进入大学校门,靠的是分数这块敲门砖,进了大学后,不少学生依然是应试教育那套理念,想的是如何拿分、不挂科最终能拿文凭,有的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还想拿学分不挂科,于是总琢磨奇招歪点子,要么抄袭,要么与老师处好关系求得照顾,甚至花钱买学分也不在少数。华中农业大学这91名学生,万万想不到现在还有李厚刚这样”为难学生“的老师,竟然较真到给他们0分的程度,无疑在他们心里会打上深深的烙印。按说,老师只要求学生交一篇读书笔记,并给了学生14周的时间来完成,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可竟然还有这么多学生去抄袭,是不会写读书笔记,还是懒堕烦学?再说,抄袭本身就是诚信缺失、缺乏道德修养的行为,恰恰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解决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其二,学风不正带来学术不端提前暴露。大学期间的学习与中学有所不同,中学偏重于打基础,学基础知识,而大学则更注重学术研究和实用知识和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因而,在学习上更要把学风打牢,因为,学风既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风的好坏直接决定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学风。目前,有相当一些大学生不注重学风,有的存在厌学情绪、”混日子“的心理,考试靠作弊,论文靠抄袭,满足于不挂科拿文凭,缺乏主动探讨、交流、争鸣意识,缺乏创新精神。最为典型的是,有的学生暑期实践报告找枪手代写,自己躲在家享清凉,应该实习锻炼,却利用亲戚关系在其工作单位开实习证明,自己并不去实习。这样的学风,怎么能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才?近年来所暴露的学术不端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学学习期间学风不正落下的后遗症。

其三,异化的人才培养和选用机制误导。大学生抄袭如果是个别现象,那是个人问题,到了成风之势,就得在更广泛更高的层次上查找原因,其中人才培养和选用机制就值得关注和研究。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应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甚至是高级人才。那么,”有用“和”高级“体现在哪?我觉得就是素养和能力,这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条件。现在在人才选用上,也强调德才兼备、唯才是举、选贤任能,在机制建立上也没少下功夫,但实际生活中,拼爹现象、萝卜招聘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无形中把正常的人才选用机制给异化了,即使是个别现象,但其误导的负作用极大,对人们观念上的危害极深。报道中有个特例,不妨在这里分享一下:一个湖北的大学生考广东公务员,他当过村官表现良好,本身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最终因为大学期间实习作假被刷下。这才是值得点赞的做法。

由是观之,李厚刚老师让91名学生因为抄袭拿了0分,不是纯心”为难学生“,而是让大学生们守住底线,是对这些大学生的爱护,所透出的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体现的是一位教师的良知。李厚刚老师的作为,虽然不能完全改变高校里的抄袭之风,但能让学生们反思和道歉,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作用。再往深了说,也算给浮躁的学风和用人机制捅了一刀。如果高校教师都能像李厚刚老师那样对不正之风痛心疾首,都有李厚刚老师这样的意识和劲头,从学风上对学生严加管教,抄袭作弊之风还会有市场吗?如果全社会在选人用人上都去较真,都能像广东刷掉大学实习作假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都去坚守一份责任,共同维护选人用人上的正义,何愁选人用人的社会风气不会好转?

(董宏达)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董宏达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