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乐堂”匾额
说起中华职教社,熟悉镇江民国时期历史的人都会非常熟悉这个团体,重新回眸这段历史,源于记者得知这个从民国时期起建立的组织,去年开始在镇江又有了社员。
去年11月份,我市市民王荣、杨中顺、雷骏加入了中华职教社,成为中华职教社的新成员。他们是在研究冷御秋的过程中,发现和了解了中华职教社,在追寻中华职教社与镇江以及冷御秋的关系中,联系了北京的总部以及上海的专家后,萌发了加入其中的想法。
中华职教社创立于民国6年(1917年)5月6日,由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等48人在上海发起,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教育社团。中华职教社在上海成立后,创研职业教育理论和城乡职业教育实践模式,向全国推广。至民国26年(1937年)基本完成了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城乡职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者在中华职教社网站看到了一份《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社志的各地社员分布一览表中,记者看到,民国7年(1918年5月统计),丹徒县有社员6人。
记者了解到,中华职教社的创办和镇江“三老”之一的冷御秋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在百度百科的人物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冷御秋还被称之为中华职教社的“四老”之一,另位三位应该是黄炎培、江恒源、杨卫玉。
……
王荣是镇江民建会员,他自豪地表示,中华职教社虽然在上海成立,但与镇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冷御秋,马相伯、陈光甫、唐儒箴等人都曾为中华职教社的建立、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华职教社还在镇江创办了黄墟农村改进实验区、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等。
中华职教社的创立中有镇江人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介绍,镇江人陈光甫作为当时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长,是中华职教社的48名发起人之一。 陈光甫还于1929年和1931年连任中华职教社董事会董事,1946年当选中华职教社名誉理事。
其时,与中华职教社创立相关的还有两位名气响亮的人物:镇江的冷御秋以及马相伯。
中华职教社成立的时候,马相伯已经57岁。《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中这样形容这位在职教社成立初期作了重要贡献的老人:“中华职教社的创立得到教育界前辈、政坛元老的鼎力相助,马相伯是积极拥护者。”“从立社起就一直帮助中华职教社的马相伯老人。”
在积极拥护和帮助中华职教社发展的同时,马相伯也经常参加中华职教社的活动,《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中对于马相伯的活动有这样的记载:“请八秩高龄的马相伯演讲《教育与实业联络,为救国根本》”、“第六届年会……中华职校校长黄伯樵报告校务,马相伯报告第三届议事员通讯选举结果”、“第十一届年会……推定:马相伯、蔡元培、钱新之、王尧丞为主席团主席”。
王荣找到了一张马相伯题字的“比乐堂”匾额图片(见上图)。这是193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办公大楼落成时,马相伯所书。
据了解,这块“比乐堂”的匾额至今仍保存在上海中华职教社。匾额上,他还写上释义:“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惟能群,然后能乐。余既参加其发起大会,越十三年,新社所落成,同人因取杂卦语名其堂。”通过这段释义,也可以看出马相伯在中华职教社的发起成立过程中就有参与。
除了这张照片,王荣还发现了一张中华职教社早期主要负责人的照片(见下图),上面有黄炎培、马相伯、江恒源、杨卫玉、冷御秋等人。
后排左起:冷御秋、黄炎培、江恒源、杨卫玉
根据《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记录,民国21年(1932年),冷御秋成为候补董事。民国35年(1946年),冷御秋当选理事会理事。
虽然现在的我们没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有关冷御秋在中华职教社的活动记录,但是冷御秋联合中华职教社在镇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可以看到他在推动镇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懈努力。
1926年10月,冷御秋联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以蚕桑科为主的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学制3年,注意教学与实践结合,利用唐儒箴捐赠的27亩作学校桑园基地,自办蚕场供学生实习。
1928年,冷御秋代表地方人士、中华职教社与江苏省农矿厅合作,成立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由省政府负担经费,建设厅(前为农矿厅、实业厅)监察,中华职教社负责设计、指导,地方人士担任执行。试验区在村政、农事、教育、卫生、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乡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1929年10月,中华职教社、中华职校与冷御秋等人创办了三益改良蚕种场。目的是提倡女子职业教育,改进农村妇女生活。
其他与中华职教社有关的镇江人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冷御秋,马相伯、陈光甫,唐儒箴、严惠宇也和中华职教社有着很大的关联。
王荣十分佩服的唐儒箴女士,根据《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记载:曾于民国14年(1925年)4月,将坐落在镇江市文昌坊田27亩余,捐入中华职教社,为社办女子职业学校用。
唐儒箴是唐一正斋创始人唐守义八世孙女。唐儒箴受新思想的影响,决意举办女学,且首愿捐赠唐家菜园为桑园以作半工半读助学经费。黄炎培先生对唐儒箴之举十分赞赏。1926年10月,黄炎培、冷御秋、唐儒箴等联合发起成立了女子蚕桑学校董事会,冷御秋为董事长,唐儒箴、陆小波等为董事,学校定名为“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现在的文物保护单位“箴庐”就是唐儒箴的故居。
在抗日战争前,黄炎培与冷御秋在镇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三益蚕种场时,严惠宇与黄炎培相识,并投资职教社所办事业。当时职教社经费贫乏,严惠宇给予支援。《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中有记载:严惠宇曾经赞助一百万元。
在抗战时期,中华职教社迁往重庆,上海设立办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协助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特别设立了辅导委员会,其中就有两名来自镇江:吴蕴斋、徐静仁。
吴蕴斋,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并获得商学士学位。曾任上海商业保险公司董事长、中国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等职。
徐国安,字静仁,安徽当涂人。其父在镇江开店,少时便寓居镇江。他曾在上海创办溥益纱厂,在当涂创办铁矿公司。北伐后任南京国民政府盐务总署署长,但任职不久即辞职从事实业。1946年当选中华职教社名誉理事。1948年在上海病逝后,棺柩运至镇江南郊安葬。
另一名镇江人李锡纯,曾在1946年当选为中华职教社名誉理事。李锡纯祖籍丹徒。父为盐商,后迁居如皋城内苏家巷。青年时曾在钱庄学生意。民国成立后,曾任交通银行分行行长,江苏银行行长,江苏财政厅厅长,如皋县银行董事长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