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泥巴糊涵洞”,不能只靠良心发现

发布时间:2014-07-03 09:5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总投资87亿元的太原至兴县铁路工程,平均每公里需要建设六个涵洞,涵洞的关键部位台背本应采用优良材料填筑,却被大量就地取材的黄土所替代。

  (6月30日《经济参考报》)

  

施工者因对在建铁路工程的“泥巴糊涵洞”忧虑不安而时常“被噩梦惊醒”,表明他们对以黄泥巴取代回填材料可能造成涵洞垮塌及“火车脱轨翻车”的危害心知肚明,敢于对承包方的偷工减料行为实名举报,充分彰显正义感犹存的道德底线和责任担当,着实难能可贵。但值得追问的是,一个投资87亿元、直接关乎铁路运输安全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何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和偷工减料?如果没有施工者的良心发现,我们又该如何发现和想象这连“豆腐渣”都不如的缺德工程的安全隐患和骇人后果?

诚然,我们可以谴责工程承包方的见利忘义、诚信缺失、无德无良,并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对其违法施工行为彻查彻究、严惩不贷。但发包方的一包了之、监管部门的失察渎职,又该如何追责?建筑企业敢如此胆大妄为,其背后是否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隧道专家王梦恕诘问,“设计文件上要求使用A、B组料,意味着该项目对此是有预算的,应该查查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省下来的钱进了谁的腰包?”

对于承包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行为,人们并不陌生也并不奇怪。值得关注和反思的是,这种怪象的发现渠道和屡禁不止。按理说,即便是对于有回填材料要求的隐蔽工程,只要监管者钻探取样便不难发现问题,但缘何仍是暴露于内部人员的“自省”与“反水”?2011年10月有媒体曝光,东北一条投资23亿元的重要铁路工程,竟出现“骗子承包、厨子施工”,工程修建偷工减料,连施工者都直言“火车通了后我都不敢坐”。连战斗在施工第一线的工人都对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忧心忡忡,工程的批准单位、指挥机构和监管部门,缘何坦然、泰然、漠然、默然如局外之人?

“泥巴糊涵洞”留下的是安全隐患,暴露的却是诚信缺乏、监管缺位、法治缺失,如何让“偷工减料”成为始作俑者和利益相关人胆战心惊的心理忌惮和伴随一生的梦魇,当属社会整治“泥巴糊涵洞”之类豆腐渣工程的思谋所在。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张玉胜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