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民政部发布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据了解,2004年,我国的粗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到2013年,已经高达2.6‰。(6月18日《京华时报》)
离婚率十年递增,引发无数感慨唏嘘。“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婚姻在国人的观念里天然地包含着浓厚的道德色彩。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离婚率极低。且不说旧社会,就是在改革开放前,一旦夫妻离婚,对女方来说就是天塌地陷。因此,面对十年走高的离婚率,我们不适应、难接受也属正常。
但如果仅仅因离婚率不断走高,就断言现代人游戏婚姻、社会出现婚姻危机,就有危言耸听之嫌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难免经历阵痛。
离婚率伴随社会繁荣程度走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如此。经济的繁荣让国人特别是女性在婚姻上越来越独立、自由,并直接导致了离婚率走高是不争的事实。若是在拮据时代,人们会本能地选择抱团取暖,不会也不敢轻易离婚。
同时,在社会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我国法律也给追求自由的人们提供了有力支撑。2003年开始实施的新婚姻法更加尊重公民的婚姻选择权,离婚程序大大缩减,人们对离婚的认识也有了很大变化,道德指责少了,理解同情多了。我国离婚率不断递增的十年恰恰是新婚姻法实施的十年,恐怕不仅仅是巧合。
但需要指出的是,高离婚率也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家庭不稳定对社会和谐的影响,离婚后的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说到底,离婚率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应在社会大视角下寻求解释,道德视角下夸大其词的解读应警惕。(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