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河南高考有人组织替考。组织替考者自称,他们花钱可在监考各个环节获得通融,打点一个考场起步7万元。一名组织替考者还自称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暗访视频中,监考老师发现破绽也没有阻拦,枪手们顺利完成了替考,记者已向警方报案。(6月17日央视)
以钱开路、权钱交易、集团化作案,这是近年来高考舞弊事件的普遍特征;舞弊行为的直接实施者,既包括家长、考生,也包括学校、监考老师、相关职能部门,甚至还有专门组织舞弊的中介。倘若此番央视曝光属实,显然又是一起集体舞弊事件。
在舞弊手段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替考无疑是非常原始落后的舞弊方式,然而替考仍然屡试不爽,这再次证明:高考作弊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制度问题;如何防止考试管理者和监考人员腐败,远远要比防止高科技作弊更加重要。
这些年来,凡是有高考舞弊案曝光,“替考”一词几乎必然出现:陕西洋县替考事件,河南郸城县替考事件,云南宣威替考事件等。在这个决定命运的中国第一大考中,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通过这条“捷径”走向“成功”而没被挖出来,也不知道,又有多少莘莘学子正是被这样的歪风无情地刮落到独木桥下。
这些年来,各地每每花费不菲成本来装备考场,一些高科技防作弊产品纷纷投入使用——指纹验证机、电子信号屏蔽器、手柄式金属检测器、电子监控录像系统、语音颠簸探测器,诸如此类,貌似严密得不能再严密。
讽刺的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替考舞弊,竟然屡屡能够顺利通过高科技的检验。如果说在“技术含量”的较量上,尚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什么在“去技术含量化”的较量上,替考舞弊者却能屡试不爽?防止高考舞弊,最重要的恐怕不是装备高科技产品,而是强化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舞弊的防范和查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考舞弊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考生、家长、枪手、学校和主管部门等在内,似乎对于高考舞弊形成了一致的默契纵容。在追求所谓“成功”的过程中,为一己之私不择手段,无视诚信和公平轻易越过底线,这样的价值取向扭曲,恐怕也是高考舞弊不绝踪迹的背后不可忽视的因素。(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