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认同“门当户对”隐喻阶层板结

发布时间:2014-05-31 07:3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794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0%的受访者认同门当户对的择偶观,67.7%的受访者认为门当户对有利于以后的婚姻。(5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诚然,当下语境中的门当户对并不同于以往,不仅仅包括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等方面的考量,教育程度、观念价值体系是否“对等”也成为影响婚姻匹配度的因素,这样的门当户对当然更能引起年轻人的认同和共鸣。但我们又不可否认,无论门当户对的内涵如何延展,其核心取向仍然是一致的:受访者认为门当户对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经济条件(29.6%)和家庭条件 (19.9%),相比之下,兴趣爱好 (5.0%)、学历 (4.9%)等考量因素更像是“小众需求”。

电视剧里的爱情故事总不乏这些情节:灰姑娘嫁入豪门、农村孩子娶了城里媳妇,这类剧情能有市场,也恰恰反证了现实中此类结合的稀缺。人们之所以越发认同门当户对,从情感互动上说,相似的成长环境、相近的学历,有助于情感共鸣;从运转效率上说,相近的家庭条件可以减少歧视,避免矛盾;而从社会流动性看,这也是阶层固化的一个隐喻。

说到底,门当户对的婚姻不过是一种“阶层内婚”现象。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孙沛东在观察上海的相亲角时发现,家长为子女筛选的“结婚候选人”,都是在同一社会阶层、经济水平下的,形成了同一社会阶层、经济阶层的“通婚圈”。她由此指出:“以阶层内婚为目标的择偶标准,表明整个社会结构的开放性进一步降低,阶层壁垒正在强化。”

事实上,追求婚姻的门当户对并不只是我们的“专利”,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同样存在,但现在这种阶层内婚已经明显减弱。促成这种变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由于阶层间的物质性差别日趋缩小,他们通过婚姻保持和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动机便逐渐下降,以爱情为基础、跨越社会阶层的婚姻得以不断增多。

诚如梁实秋所言:“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幸福。”当门当户对成为无力反驳的婚姻教条,当坚固的社会壁垒横亘于阶层之间,年轻人的爱情将愈发难以“修成正果”,这不单是个体的悲剧,更是社会的哀伤。很显然,要让婚姻多一些自由选择,既需要个体对爱情的坚守,也需要社会管理者在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更多发力,只有阶层差距日趋缩小,门户之见才会失去支撑。

  任小康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