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韩国泡菜与中日泡菜区别开,2013年11月韩国有关部门绞尽脑汁将韩国泡菜的中文名称改为“辛奇”。可是韩国泡菜改名“辛奇”已经半年了,在中国的普及效果并不理想,于是5月14日韩国国立国语院最新发布的约200种韩餐的中、英、日文译法,“泡菜”还叫“泡菜”,不叫“辛奇”了。(5月15日《新快报》)
暖炕申遗也罢,“辛奇”改回原名也好,韩国人折腾文化的执着劲,确实给我们平添了不少笑料。去年叫“辛奇”,今年叫“泡菜”,晨秦暮楚可能会影响传播效率,但客观地说,“辛奇”这个中文名对国人而言,不如“泡菜”这个约定俗成的名字易懂,也不便于传播。现在,韩国将名字改回去也算是明智之举。
对国人而言,韩国泡菜究竟叫什么名字,或许并不重要,如果喜欢吃还是照样会去吃。很显然,看点并不是韩国泡菜名字上,而是他们对推广自己文化的用心和用情。事实上,针对韩国餐馆菜单外文译名比较混乱的现象,韩国国立国语院这一次收集整理了中、英、日文相关语言专家和语言使用者的意见,统一发布了约200种韩餐的中、英、日文译法,译名最大限度地转换为当地语言。看来,韩国对“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理解并不比我们差。
蔡元培曾说:“烹饪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无论是“舌尖系列”在国内外引起热议,还是韩国人对自己的菜名如此上心,或许话题根源或许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牵涉到了人们心底的文化情愫,无论是谁,其生命的终极意义都必须在日常中的饮食仪式中实现。由此也可以看出饮食在传播文化方面的特殊价值。但与韩国比照,我们有关部门机构似乎还没有考虑统一中国菜的译名,即使有,也是地方各自为政,结果仍然是五花八门,既让不少外国人感到困惑,也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如麻婆豆腐,有的译为MaPo beancurd,也有翻译成beancurd with piquancy(有辣味的豆腐),最经典的是doufu maked by the old woman with freckles(直译为长了雀斑的老女人做的豆腐);又比如童子鸡,被译为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还没有性生活的鸡)。而在一家知名餐馆,“夫妻肺片”的译文更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
事实上,韩国在文化传承和输出方面的“深耕细作”并不只是体现在菜名上。在泡菜文化申遗过程中,他们通过政府的力量为民间泡菜制定了国际化标准,并将越冬泡菜反映的邻里间“分享”精神加以包装,强调泡菜在“增强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的作用。而这种价值输出正好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让韩国的泡菜文化深入人心,在不同种群不同国家之间产生了共鸣。据统计,韩国泡菜已先后被推广到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收入超过70亿美元。不得不承认,在许多人心目中,韩国泡菜不仅是一道小菜,还成功地植入韩国的文化,这无疑是韩国软实力输出的一个成功标志。
“辛奇”没有变身“高大上”,还得乖乖回归泡菜原形,网民调侃调侃无所谓,但文化部门却不能没有冷思考。前不久,针对韩国暖炕申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不会按照韩国的节奏来走。”火坑申遗确实没必要去“拼抢”,但韩国对文化推广的用心“节奏”却无疑可以学一学。(任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