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决心、勇气、智慧和办法,即使不能在短时间实现不淹不涝,也终归能够减少损失,而且会不断逼近目标
5月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相关方面解释称,深圳建市初期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标准来建设的(5月12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由于前苏联降雨较少,排水管道标准较低。深圳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调研员陈筱云抛出的前苏联理念,也确实是一个原因。但把责任完全推给前人,归咎为历史原因,既不厚道也不客观。
诚然,前苏联的标准比较低,当初引用前苏联理念,可谓考虑不周,这也属于一种历史问题。但深圳建市已经有30多年历史,这些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城市建设理念日新月异,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已经成了城市的普遍选择。在这其中,深圳就没有审视过自己的城建理念?就没有反思过自己的下水道标准?这些年来很多城市都曾经发生过水漫金山,并且引起民众抱怨,深圳就没有过担心?如果有审视、有反思、有担心,何至于像现在这样?
每个城市的历史起点不同,这是不以现代人意志为转移的。但城市是在不断面对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有问题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只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拿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办法,总能使事情进入可治理状态。拿笔者所在的城市来说,也曾经面临底子差问题。但这些年来努力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规划和建设好城市防洪排涝体系,逐年逐区域地解决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作为一个新建城市,虽然深圳一开始走错了路,但毕竟是新建,错得还不远,及时回头,解决成本并不是很大。而且以深圳本身的城市实力,解决的成本也完全可以承受。换句话说,如果深圳早点认识到这一问题,及早解决,即便当初建设理念有问题,历经多年努力也基本走上了正轨,何至于像现在这样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仅仅把责任归咎为历史,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雨果有一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里的关键还在于,城市管理者到底如何认识下水道,有没有把下水道建设当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城市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宁可少建几幢高楼大厦,也要加快不淹不涝建设。这里关键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欠新债,确保新的建设按照最新标准、最高标准,不折不扣建设到位;另一方面多还旧债,对于历史问题要拿出解决方案,一年不行那就多花几年,总之要拿出时间表,要尽力而为地还债补课。真要这样的话,不淹不涝何至于遥不可及?
与其空喊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不如明确少建几幢高楼大厦也要不淹不涝。初步统计显示,深圳在这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拿出决心、勇气、智慧和办法,即使不能在短时间实现不淹不涝,也终归能够减少损失,而且会不断逼近目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希望城市管理者不欠新债、多还旧债,听取民意民愿,真正解决“到城市来看海”问题。(毛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