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大浪欲来

发布时间:2014-05-13 08:1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浪欲来  焦海洋 图

“北京‘五一’假期二手房成交仅31套,同比下滑超八成;深圳某楼盘单价降2000元再遭老客户‘维权’;南宁限购政策松动或引发‘救市潮……”今年以来,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多地楼市经历从“一房难求”到“降价甩卖”的骤变。尤其是近期,全国楼市呈现出了观望心态渐浓,“看空”情绪弥漫的普遍特征。在全国整体信贷收紧,部分地区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全国楼市是否拉开了“跳水”序幕?

记者近日走访多个中介门店和新房售楼处时发现,“降价”“促销”的声音不绝于耳,而看房者却寥寥无几。北京大兴区的一些刚需楼盘曾多次出现开盘即“日光”的现象,而如今某小区却推出每平方米优惠5000元的“特价房”。一位销售人员直言不讳地说:“现在行情不行,我们就是变相降价。”(据新华网5月6日)

 

地方政府出手“救楼市”应三思

5日,铜陵市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日前铜陵发布《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表示要以最大限度惠及市民。此政策的出台在坊间被认为是政府出手“救市”。(5月6日《合肥晚报》)

进入2014年,很多地方的商品房销量锐减,购房者观望情绪浓重,楼市遭遇倒春寒。众所周知,地产经济就是地方政府的经济支柱,房子难卖,政府着急,我们理解。和铜陵一样,最近,南宁、滨海、杭州萧山、无锡也相继出台了楼市救市政策。但是,地方政府急于救市,未必是良策。

首先,现在的楼市还没有恶化到政府必须出手的地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呈抛物线,有峰有谷,房价不可能一直走上扬的路线。从这个角度看,疯狂的房价下落,这是正常现象。房地产销售是市场行为,开发商应当有自负盈亏的定力,政府过度干预,帮开发商渡过难关,房地产岂不是成了永不亏损的产业?一家房企说,“房价还没怎么跌,地方政府比我们还着急”,可谓一语道破玄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很难改,只要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政府肯定会出手救市,难怪开发商稳坐钓鱼台。现在看看那些救市的地方政府,颇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意味。

其次,救市措施真能扭转公众的降价预期吗?恐怕很难。我们知道,为了稳定房价,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央政府数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其结果如何呢?好心并没有收到好的结果,房价非但没有因为那些调控政策而稳定,反而是一路疯涨,甚至是陷入了“越控越涨”的恶性循环。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商品房强大的市场属性,政府限制投资性购房,或是一种偏差性担忧。政府遏制投资性买房没有奏效,那么,“鼓励”买房也难以达到预期。

中国的房地产或多或少地存在泡沫,这个谁也无法否认。如何排放房地产泡沫,不对中国经济产生致命性打击?虽然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允许房价适当回调,或许就是败一下其中的虚火,刺破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可行之道,为什么就不尝试一下,而非要出手救市呢?地方政府研判房地产经济走向,伸出行政之手干预房地产,极有可能南辕北辙。

若商品房真的严重滞销,价格暴跌,经济崩盘,必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的经济后果,进而影响到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从这个层面考虑,政府的救市措施似乎可以理解。但是,政府真正考虑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吗?恐怕不是。他们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维护当地的经济,确保GDP的发展。所以,政府救市给公众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也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出手救市,是一种短视行为,并非良策,应三思而后行。

(新华每日电讯 黄齐超)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