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见面主动问好;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首先教导自家孩子;我们使用牵引带遛狗,自觉清理粪便,不带宠物进入市内公共场所,为具有攻击性的宠物戴上口罩……”昨天下午,刚刚定好印刷品样式的镇江万科企划部的蔡钱孙柯,逐一校对着所有字句、标点。因为,这是万科社区已入住的千余业主认可的《魅力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更是镇江首部业主自发约定和遵守的邻里约定,也将是未来万余业主全部入住后的公约蓝本。
(4月29日《京江晚报》)
按照官方名词解释,公约往往具备五大特性:公众约定性、长期适用性、集体监督性、基本原则性、一致认同性。从这一层面看,万科社区目前形成的镇江首部社区公约——《魅力公约》,兼而有之。
位于南徐新城区核心居住板块、总占地约130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余户居民的万科社区,在开发仍在进行、入住方近两千之时,就由开发商主导、基层社区大力配合、小区业主热烈响应而共同列出的25条公约,已经显现出一个明显的信号:现代社区的邻里,可以在道德层面、认知层面达成的最基本共识,而且愿意以此为行为约束。
用公约发起方的话说:“或许和更高档次的楼盘比,我们不是最奢华的,但我们希望这里是最和谐的社区之一。”而这份期许,在公约征集之初就得到了现实的呼应:公约发起方给出了18条选项,数千份征求意见表下发收回近9成,汇总后公约建议比初稿超出近两倍,在又一次广泛听取意见并筛选“共性约定”后,最终定出了25条。由此可见,现代人愿意通过合理的途径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并且能够得到绝大多数缔约者的呼应。
社区,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相较于每个家庭,它整合区域内的所有“单细胞”,相较于整个社会,它则是“多细胞组成的微小单元”。社区之于整座城,它可能并不起眼,但如果每个“单元”都自主地向往健康、自发地通往和睦,那文明城市、和谐城市等荣誉诉求,将不再遥不可及。
在镇江的社区里,出现过“圆桌会议”等许多旨在解决小问题而进行的小范围磋商。当过去的这些“小”在今天被扩大,就让人看到了今后总结经验成果后进一步放大的可能。
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楼盘终究会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而《公约》,也因其条款的可适应性具备了可复制性。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否有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群体,愿意不断对其进行复制、嫁接和完善。
《魅力公约》,真实魅力则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逐一体现。但这份源于社区多数“单细胞”自觉达成的约定,已经因其创意而显出道德的魅力。
(杨泠 崔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