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有媒体发表了一个统计结果。这个统计是根据一段时间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案件查处”栏目上通报的首条案例的数量而做出的。该统计表明,从2012年12月6日至2014年4月11日,在这492天内,共有285名官员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平均每周有4名官员被通报。
该统计指出,恰在这492天里,中共中央巡视组完成了两轮巡视(2013年5月17日到2014年4月1日)。不无巧合的是,在此期间内,各地官员被查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共有252名官员被查处,平均每周超过5人。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3月27日。在这一天,“案件查处”共通报了12名官员。据说,这个数量创下了目前为止单日通报被查处官员人数的最高纪录。
媒体就此提示说,“如果将时间跨度缩小,会发现中央‘打虎拍蝇’的力度出现更为明显的两轮攀升趋势。在2013年前7个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仅有5人通过‘案件查处’栏目被首次通报。而在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每月通报人数逐月递增,4个月一共通报了64人,平均每月通报16人”。
应该说,对媒体所统计的在短时间内有如此多数量的官员被查处,公众可能并不会感到意外。毕竟,社会上有关涉贪官员数量的各种说法已经流传了多年。不过,在492天之内,“真刀真枪”地查处了285名官员,除了表明反贪形势严峻以外,也确实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吏治上的一种新气象,表明了那些往日惬意地横行在各地的大小老虎们正在失去他们的乐园。
确实,在任何世代中、任何制度下,都存在贪腐官员。在不存在十全十美制度设计的情况下,人类现有的组织形式,总会留下一些官员可资利用的漏洞,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而已。但是,492天、285名这样的漏洞,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则无论如何都太大一点。在漏洞存在的情况下,必须打老虎与堵漏洞并举。这就是说,在把那些大大小小的老虎塞进笼子里的同时,要在制度设计上不给那些大大小小的老虎乐园再留有存在的余地。
这里所谓制度设计,实则就是制度建设。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纵有再多“武松”,贪官也会代有“虎”出。从这个意义上讲,492天查处285名官员,尽管反腐绩效不差,但也仍属治标之举。当然,也正如相关权威人士所言,治标是治本的必经之路,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这正是492天查处285名官员的意义所在。
应该肯定,492天查处285名官员,毕竟是完善吏治的希望之举。因此,这样的力度不仅不能松懈,相反还应该进一步加大。现今一些官员案发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情而被牵连出来的,其案发乃至被查处,都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性存在的范围过大,是官员前腐后继的根源之一。把492天查处285名官员的力度坚持下去,这样偶然性的范围就会逐步缩小,贪腐官员的侥幸心里就会受到动摇。
在现有的政经格局中,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有助于匡正社会公平,挽救大批在位官员,并警示后来官员。上述媒体的统计表明,在被查处的官员中,“50后”和“60后”是最为集中的年龄段。在对被通报的285名官员中有年龄信息的人进行年龄区分之后,人们可以看到,“50后”官员为腐败最高发人群,约占52.7%;“60后”次之,约占44.1%,而这却正与目前各地各部门官员所处的年龄段基本相符。而若老虎乐园不毁,下一拨到乐园一游的,必是“70后”无疑。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