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文化·教育·体育·娱乐

“海派秧歌”的样板意义

发布时间:2014-04-18 08:4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说起“秧歌”,人们的第一反应大抵是:大红大绿、喜庆闹腾、北方风格。不错,它确实是北方田埂上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然而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在吴侬软语的上海滩头,这北方品种居然结出了南方果实,甚至花开茂盛——“海派秧歌”不但在上海及全国风靡,甚至通过民间传播到了日本、德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地,连北方发源地的大姐大嫂大娘们,也以跳海派秧歌为时尚。这是怎么做到的?

由是绕不开总也说不清的“海派”。上海作为移民城市,其“本土文化”往往是“拿来主义”后形成的新文化。所谓海纳百川,纳得巧妙可能成为极具特色的“新品种”,纳得不好就是没有特点的“大杂烩”。好与不好的文章怎么做,委实是项综合工程:天时地利人和,科学艺术时尚,既要有地域特色,更要有全局价值,所有元素形成良好的“化学反应”后,才有可能培育出一个“海派”品牌。

就舞蹈而言,那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强项。诚如舞蹈家魏芙所言,“内蒙人拉拉马头琴抖一抖肩膀,新疆人敲敲手鼓动一动脖子,西藏人跺跺脚跟甩一甩袖子,他再远也跑不到哪去。”就是说,再怎么大胆创新,只要音乐一起,服装一穿,标志性动作一亮相,观众就能通过“招牌元素”看出其地域与民族特色。而上海呢,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舞蹈么?上海的特点可能就是“没特点”,没特点是因为它变化无穷,这变化就是“没有准性”,那“打造海派”又从何入手呢?

以舞蹈家魏芙为代表的艺术家们,能够从“上海+秧歌”寻找突破口,这是了不起的创意。首先在观念上去寻找两者结合的合理性,然后付诸于音乐与肢体语言。尤其精彩的是,他们用既传统又时尚的“旗袍”引入秧歌,这就赋予了革命性意义。旗袍与上海既暧昧又明朗的关系,令人传神意会。但温雅内敛的旗袍,如何相配奔放激越的秧歌?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似乎截然对立,但偏偏是这种“不协调”碰撞,才会产生新创意。实验的结果是:它动静得宜,收放自如,把黄河之水引入到小桥流水,视觉听觉充满美感。正是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征途中,一张“上海新名片”卓然诞生了。

尤其值得倡导的是,这个美丽新品种,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它可以让普罗大众在极短的时间里学得会、跳得美。这就是它为何会像蒲公英种子那样随风飘散四处开花的秘密所在。罗列一下它的“牛”之处吧:它曾经跃上奥运开幕式舞台,代表上海参加奥运开幕式仪式表演;其创作团队在十年内创编了五套规定套路,六套自选套路,第3套规定套路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推广套路,同时已列为全国群众体育健身品牌项目;它“拿奖拿到手软”,无数名目的奖项落到其头上;它还引发了“专业混入业余”现象,不少专业舞者积极投身此项“群众舞蹈活动”,可见海派秧歌的强大吸引力。

“海派秧歌能在全国普及开来,太不简单了,太不容易了。”这是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奠基创始人、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贾作光的感叹。他的“不简单不容易”之感叹,让我们深思海派秧歌的样板意义:假如没有浦东陆家嘴社区那些创始人那块创始地,没有身在北京想着上海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专家潘志涛的关注与启悟,没有以舞蹈家魏芙为代表的专业艺术家对群众文艺的投入与热情,没有他们对传承与创意的美好嫁接,今天海派秧歌的风生水起与日日坐大,是不可能的。它既能在奥运舞台粲然绽放,也能在社区小街傲然怒放,其成长路径和运作机制,其艺术魅力和传播伟力,值得探究。

(刘巽达)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