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2014年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3.1,比上月高2.0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农民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这表示他们钱挣得越多花得越多;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于是,有人认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4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
农民支出特别是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其间应有很多原因,比如既可能是收入的增长不力,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导致支出特别是生活消费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增加。相反,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却可能源于相反的原因,比如收入的增长率高于物价,结构性支出自然就会在总收入中下降。
大数据时代的资料分析,不仅要析结构还得看总量,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在支出的比重上,还应有总量上的比较。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然而绝对数值却不降反升。此前的数据显示,2001-2008年间,农村人均收入只占城镇人口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且存在着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由1997年的2.47∶1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3.33∶1。
如果说城镇居民不敢花钱是基于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的投资与需求,那么这样的问题农民同样要面对,甚至可以说形势更为严峻。现行的各项公共政策呈现出城乡差异化,无论是教育投入、医疗保障还是养老水平,城镇居民都比农民更具有优势,更容易获得和享有优质公共资源,在标准和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更敢花钱”其实是一种无奈,恰恰说明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消费层级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过程中,农民的消费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以至于其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无以落脚。
农民本来处于弱势,在城乡两元结构之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然而“更敢花钱”的统计结果,显然再一次让其“被优势化”。而让人费解的是,“农民更敢花钱”究竟是一种好事,还是一种反向性比较,或是借此为强化城镇居民的地位找一个参照?但无论基于什么理由,在我看来,“农民更敢花钱”都只是以偏概全的伪命题— 单纯的数据分析与比较,既无法看到真实的情况,也对群体的感情形成了伤害。
如果考虑到富人阶层的“海外豪购”等巨大的消费能力,以及农民群体的巨大数量,“农民更敢花钱”恰恰暴露出群体的弱势,以及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将农民的刚需与城镇居民的选择性需求进行比较,自然有失公允。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无论是从收入的总量,还是增长的绝对数量上,城镇居民都比农民更具优势,同时在社会保障和资源配置上也更加优越,如此,“农民更敢花钱”的底气何在?其依据又何在?而拿低层次的消费系数作为论据,“农民更敢花钱”的结论便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