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国内·社会

守望清明,寻找渐远的真义

发布时间:2014-04-04 08:5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清明时节,没有飘零的细雨,只有阳光和初生的新绿。去墓地的路上开始拥挤,很多人开始祭拜远去的亲人。年复一年的清明,没有太多新意。有市民反映,本该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里,却充满了喧哗,扫墓的学生们在大喊大叫,嬉戏打闹。网上出现代客扫墓的商业模式,人们毁誉参半,但应者寥寥。

传统节日内涵的流失,含义特殊的清明也位列其中。现代人之于清明节,意念中恐怕已经把它简化成一个假期了,祭拜只是假期的一个内容而已。虽心有戚戚,仪式却简化了很多,尤其是孩子们,已经与这个传统文化范畴日益疏远。

祭祀,对先人祖先的缅怀仅是其一,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仪式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一部《论语》,屡次提到对祭祀礼仪的疏剪与不严肃;《礼》之三礼,对祭祀文化的阐述详尽备至;浩瀚典籍,对各类祭拜尽录其中。古代帝王,尤其是两汉皇帝,经常举行各种祭拜礼仪,郊泰畤,祠五畤,祭天,封禅……祭拜是历史的有机构成,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流民,不尊重历史的社会不会有稳健发展的动力。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生发原点,从个体到群体,缺失历史教化,必然会导致浮躁与肤浅,而追远慎终思想无疑是历史观的核心构成。

这种文化背景下,却蹦出“代客扫墓”这一怪胎,制造这种商机的人或商家当被唾弃。无孔不入的商业思维不仅庸俗化了人们对血缘亲情的坚守,还让本就简约的祭祀礼仪被瓦解。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不亲自祭祀,还不如不祭。公众对代客扫墓的冷淡,就已经说明很多人对这种商业化祭祀反感至极。

孔子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属于和宗教本质相通的一种社会文化体系,祭祀追缅,是一个人保持道德品质高度和纯度的内在精神约束,是社会人文得到有效沉淀的传统方式。除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法制,历史文化是构成社会信仰的关键组件。一个对祖先、对历史有信仰有敬畏的人或民族,即使没有宗教,也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而且这种信仰具有极高的忠诚度和依附度。这一点,从乡土社会的宗族文化中即可见一斑,现代文明无论如何绚烂多姿,都依然没有脱离过去的宗族文化。

清明之特殊,还在于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节日。对待清明节的简单化,本质是对死亡的潜在回避。可以这样说,我们一直缺少正常的死亡教育。陶渊明诗曰: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古人对死亡有很多练达的态度,如今我们却对死亡衍生出诸多禁忌。因为心理排斥,本属自然现象的死亡,在我们的文化地带中,被有意无意地涂抹成黑色。这点我们需要向一些外民族学习。比如在欧美一些国家,墓地也是公园,有的把逝去的亲人就葬在自家院子里,生与死的相处比较和谐,有对死亡的敬重与坦然,才有对生的热爱和感恩。

死亡教育本应成为最有力量的心理人文教育,祭拜先人与先贤,应有生死相通的感情呼应,而不是只求生人心安甚至是功利化的无妄祈求。我们忽视了这个直面内心的心灵路径,反而为正确认知生死界限设下了多重心理障碍。如此,虽有至诚的祭拜与哀思,却依然因为心理路途的遥远,无法彻底获得与过去和历史深处衔接的宁静与超然。这应该是我们清明节日最应该思索的人文架构方向。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王丹雪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