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巨额彩礼背后的农村男性婚恋困境

发布时间:2014-03-28 08:1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甘肃庆阳、平凉农村,娶媳妇彩礼动辄十万多元,个别的二三十万元。数据显示,2012年平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10元。这意味着一个当地青年农民,不吃不喝需要23年才能够攒够昂贵的彩礼钱。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农村嫁女儿养老的念头在抬升。正所谓狠“宰”男方一笔彩礼钱,以备养老之需。(3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在中国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里,一个人只要没有成家立业就始终不算成人;父母帮助孩子完成人生大事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亲子关系,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在“父母心”的驱使下,为了帮助儿子完成婚姻大事,农村家庭不仅要拿出多年的积蓄,还要四处借债,这样的无奈和艰辛,无疑击中了人们心中爱与痛。

不论是“嫁女养老”,还是面子情结下的攀比之风,抑或“职业媒婆”的推波助澜,农村彩礼的节节攀升,让许多家庭负债累累。沉重的经济压力,让许多农村家庭徒增“娶不起”的喟叹与悲情。可是,面对彩礼异化,人们又不可能“独善其身”,只能欲罢不能、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

巨额彩礼的背后,实质上反映了农村男性的婚恋困境。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农村男性在婚姻进入的问题上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阻碍。与农村女性在婚恋问题上的话语权和选择空间相比,农村男性更加弱势。当人们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评价标准,婚姻商品化、功利化必然导致一些在经济分层上处于低端位置的人们,在婚恋上拥有更加稀缺的机会。

社会学有一个梯度匹配理论,即男性择偶习惯往下找,女性择偶习惯往上找,从而导致高层次女性和低层次男性都面临着婚恋困境。在这场以婚姻为名的社会竞争中,情感纽带逐渐松弛,利益输送和社会交换的味道逐渐加重。一些被淘汰出局的农村男性,年复一年地打光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光棍村。

农村男性的婚恋困境不仅意味着情感上的压抑感和失败感,还意味着社会评价上的无能与落魄。彩礼原本只是一种情感表达手段,现如今却成为社会排斥的工具,这样的嬗变,让人痛心不已。当农村男性对情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追寻、渴望得不到满足,他们的人生就会缺少光亮和温暖。

当巨额彩礼成为婚姻的“准入门槛”,农村男性的婚姻之路就变得异常艰辛,连带着他们的父母一起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消减彩礼异化,让彩礼走出“越要越多”的怪圈,需要走出功利的社会交换逻辑和抽象、虚荣的符号消费。毕竟,婚姻不应该是“有钱人的游戏”,而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杨朝清)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