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于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建县,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党为句容侯,翌年党死国除,复为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始建句容城,城名源自句曲山名,城址在今袁巷谷城村。三国时吴赤乌三年(240年),吴主诏诸郡县治城郭,句容城始筑城郭砌谯楼,开挖护城河,建子城(从谷城迁现址,为句容城),周长390丈。
句容城规模之扩展,始于唐末,乾宁元年(894年),县令邵全迈将县署移建于城北。乾宁八年,修筑东、西、南、北、白羊(今称北阳)、上阳(今上阳村)6门,护城河宽二丈余,城内面积约195亩,此后历代均有扩建。
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知县张榘修建城门楼。淳祐六年,城内兴教寺僧觉先师募捐以石砌街道242丈。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蒙古人绰和尔被封为句容郡王,他在现今马槽巷、轿巷、柴巷一带兴建王府,城内街巷建筑亦呈同步之势。
迨至明代永乐、宣德、正统年间,句容城城墙还未修筑,各城门之间仅以木杉连结为城。景泰年间,开始大量修筑石路、街巷,成化年间重修。弘治三年(1490年),县令王僖征用民力,用石砌东、西、南、北及小南门,并在各城门上建楼三间,题城门额。东门因迎春于东郊,故名宜春楼;西门地接南京都下,故名朝阙楼;南门因路通华阳,故名华阳楼;北门因路通长江,登可望远,故名望江楼,小南门(北阳门)因相传茅山仙侣往来集会于此,故名集仙楼。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县令樊垣用砖砌城墙,周长约为7.8华里,城墙高2.6丈,设城垛2000多个、警舍24所,全城仍设东、西、南、北、北阳5门,城外护城河设6水关。至此,句容城墙形成较独立完整的城市封闭圈,城市也初具规模。万历三年(1575年),巡抚宋仪望移镇开府,并修建句容监察院;第二年,他视察南门时,见城门形势有所堵塞,遂将南门稍稍移左,并建飞楼于其上,内设三间武器库。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修句容城,题名额5门,东为太平门,西为致远门,南为登瀛门,北为广运门,东南为华阳门。城内面积有2025亩,较唐时十倍之多,城市规模列苏南诸县前茅。城外全县设有16个乡,城内设一坊郭乡。居城者为坊,辅城者为郭,坊、郭之名始于宋、元,此行政区划名称沿用至清末。
句容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处南京、镇江两大都市之中间,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代特别是明、清战事兵燹频仍,有时往往形成拉锯局面,对句容城破坏较大。所以,古城墙屡毁屡修,城内其他建筑设施也同此命运。城内重点建筑有宋代所建的崇明寺及大圣塔、华阳书院;清时的基督教堂和较为壮观的县署衙门及东西南北大街、牌楼等。
说到句容古城墙,我倒想起一则小故事,颇有意味。1942年,句容城的日寇在城内举行运动会,城镇各界及汪伪军均派代表参观,城镇人吴金山(乳名小贵子)参加了其中万米长跑赛,夺了第一名。日寇不甘心为挽回脸面,临时又增加了围城墙根跑的环城赛,并精选了三名日本士兵与吴竞争。三名日本兵企图与吴比技巧,死死盯住他,到终点进行强冲刺。吴看出鬼子兵的心计,就专拣城墙边有沟坎或杂草丛生的地方跑,消耗他们的体力与速度,捉弄得鬼子兵狼狈不堪,最后吴金山又获得了第一名,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直气得日寇面色铁青,城内外传为佳话。
句容古城墙自1554年用砖砌墙始,风雨沧桑四百年,到1954年则开始拆除,最后只留下东门城楼。凡从东门入城的人们,老远就能看到它,给人以一种穿越时空的凝重感。1982年,东门一带城区改造,东门城楼也被拆除。从此,古老而又壮观的句容城墙就永远消逝了,留给那些尚健在的亲见者梦中依稀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