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当前,要先问真假,再谈是非。没有事实作支撑,任何看似正义的价值判断,都有可能走向非正义
三年前,因对绵阳市人民医院对其个人处理的不满,医生兰越峰举报医院领导贪腐、违规购置设备和过度医疗,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走廊医生”。2月19日,绵阳市人民医院百余名医护人员走上街头,要求开除兰越峰。走上街头的医护人员说:“我们坚守岗位成了黑心医生,她常年不工作却是英雄?”(3月17日《新京报》)
舆论把兰越峰称为“业界良心”,而前同事们却与兰越峰彻底决裂了。这样的反差,再一次引起了热议,微博上署名“作家岳南”的网友甚至评论,“是做奴才惯了,不知如何做人了”。这恐怕会让兰越峰的前同事们更加伤心和失望,进一步加剧裂痕。
在“走廊医生”事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种站队式思维。很多人放弃了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忽视了对事实判断的追求,而把所有的判断都变成一种价值的判断。由此带来的极致景象是,支持兰越峰就是支持公平正义,就是向医疗乱象宣战;反对兰越峰就是打击公平正义,就是过度医疗等乱象的支持者和受益者。只是我们忽视了,事物是有多面性的。一事当前,要先问真假,再谈是非,这是一个常识。换句话说,没有事实作支撑,任何看似正义的价值判断,都有可能走向非正义。
从表面看,对“走廊医生”的报道很多,但往细里分析,种种报道却呈现出趋同化、表相化、浮躁化的趋向。虽然报道很多,但我们依然不知道“走廊医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兰越峰反映的事实到底是否存在,绵阳人民医院是过度医疗还是过度关注,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看不明一个真实的绵阳医院,看不清一个真实的兰越峰,看不到权力部门应有的明确的态度。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有着这么多的主管部门,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给一个明白说法。正因为真相缺失,出现了种种情绪化。
这种情绪化,不仅是舆论的表现,甚至连兰越峰的前同事们也是这样。那些走上街头的医护人员,真的了解兰越峰吗,真的明晓事情真相吗?他们或许也被一只魔手牵引着,他们很多时候看到的知道的也是表相是侧象。他们认为兰越峰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可医院更名、“三乙”评审落选了,这一切真的是兰越峰带来的吗?即使是兰越峰带来的,如果真相早早澄清,问题早早处理,何至于影响这么大?很少有人去关心真相,人们只是被价值驱动着,简单地进行价值判断。
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现在,“走廊医生”事件需要一剂退烧药,有关方面应该站出来,拿出一个权威的调查处理结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捣糨糊”。有事说事,有问题讲问题,有责任就追究责任,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即使处理不服,还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何至于让“走廊医生”事件一地鸡毛,搅得人心不安?
不想也不应该把兰越峰的前同事们,简单地归结为“坏人”那一类。但不可否认,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医疗形象,加剧了医患对立。因此,有关方面应该站出来,还公众一个明白,有理说理,有错改错。也只有在了解真相的基础上,人们才会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这不仅是对兰越峰负责,也是对整个医疗行业、医疗形象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