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群体,她们的劳作只限于家庭之内。其实,古代女性除了从事家庭劳动外,也有大量步入社会谋求职业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涉足的职业主要有四大类:即农业类,如农妇、蚕妇、织妇、采茶女等;商业类,如盐妇、茶娘、酒肆老板娘等;服务类如奶妈、女佣、女仆、妓女、洗衣妇等;自由职业类如媒婆、药婆、女艺人等。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家经济实力异常强大,商业经济长足发展,在这种相对宽泛的社会大环境下,唐代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不可轻视的社会群体。她们敢于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并承担着生活的艰辛,卢仝《寄赠含曦上人》中就有“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的诗句,既道出了女商人的艰辛,也反衬了她们勇于面对困苦的气概。女性经营餐饮业的记载多是小本买卖,经营品种也比较单一,大多经营一种与饮食有关的买卖。如单纯经营茶、酒、饼的买卖,其中又以酒和茶的经营为主要商业内容。《定命录》记载名臣马周之妻原先就是卖饼媪。《太平广记》卷一三四《谢氏》载,唐雍州万年县阎村,有妇女谢氏,生前曾自制小升酒器酤酒。
清末新兴职业女性应运而生,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开始了它由沿海口岸城市到内地的近代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兴企业大量涌现,这为女性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大型纺织工厂,自然是少不了大批的产业女工。在教会主办的学校和医院也出现了女教师和女医务人员。由于教学的资助,还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社会风气。
民国建立,中国思想解放浪潮激荡,更多女性走出家门,在商业机构中出现女职员,他们从事如会计、店员、打字员等工作。到了20世纪30年代,法律界、科学界、演艺界等各领域都有女性供职,涌现了一批著名女性演员和学者作家。女性同胞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奉献自己的力量,塑造了全新的职业女性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