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福利锐减

发布时间:2014-03-02 07:4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利锐减 焦海洋 图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送礼收礼、公款吃喝、腐败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节俭清风深入民心,百姓拍手称快。与此同时,也有群众反映,他们的正常福利也“被节俭”了。春节送礼的不多了,吃饭应酬减少,陪家人时间增加,有公务员说:这是“最花钱”的一个年,也是“最省心”的一个年。(据光明网2月8日)

福利减少不是工作消极的理由

春节期间,记者在江西、甘肃两省采访发现,春节前,由于不少政府部门年终福利缩水甚至取消,一些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受到不小影响。“迎来送往少了,意味着许多福利也被掏空。”江西省南昌某市直机关公务员发现,单位各种福利被取消后,少数公务员心生抱怨甚至工作消极。“大家都觉得自己已经对得起那2000多元工资了。”

从为官不易的声音四起,到“吃苹果都要自己买”的“裸年”抱怨,再到“六成公务员有辞职念头”,甚至一些公务员人出现消极工作的心态,这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或许确实反映了禁令带来的变化。但是在一些福利减少之后,公务员的待遇真就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了吗?

不可否认,由于禁令的严格执行,公务员福利有所减少,确实会使大多数人产生心理落差,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削减。但这些被减的福利,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特权范围,它们本身就有伤社会公平,减少理所当然。不能因为过去存在过,就不能减。事实上,这种强烈的抵触心理,仍是源于一种长久以来的官本位思维的强盛,认为公务员天然就应该享有比其他岗位更高的待遇。很显然,这种心理,正是改革要纠偏的对象。

而那些声称“对得起那2000多元工资了”,更是一种矫情。首先,绝大多数地区的公务员待遇都要高于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福利减少就心生消极情绪,那其他收入水平更低的社会群体怎么办?其次,单纯从工资上来与社会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公务员本来就占据了“有利地位”。

一来,在有效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和聘任机制未能完全建成以前,公务员相较于其他市场化职业,在某种程度上,仍还是极具稳定性的“铁饭碗”。又想要“终生制”,又想要“高福利”,何来如此好事?二来,即便那些显而易见的“灰色收入”被限制,在社会保障体系双轨制下,公务员群体所享受的诸如房补、社保等都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可以说他们依旧相对是社会的福利高地。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虽然在三令五申的禁令之下,公务员群体的优渥福利有所减少,但借此消极怠工,却是无任何道理的。

当然,禁令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用力过猛”,影响到了公务员的正常福利,也需要得到正视。归根结底,是要区别后特权福利、灰色收入与正常福利保障的界限。但如果仅仅拿以往的福利和现在的福利进行“量化”比较,进而消极应付工作,却无异于自毁前程。毕竟,公务员有着严格的岗位要求,服务意识欠缺甚至是消极怠工,都将受到惩戒。鉴于此,有必要提醒监管部门,在禁令之下,对于公务员作风的考核和监督也不能也丝毫放松。

在某种程度上,公务员特权式福利得到遏制,引发公务员群体产生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辞职念头,其实是好事。一方面,只要禁令能够上升到常态化的制度,真正确保公务员收入的规范化和公平化,便能促使公务员群体乃至全社会更为理性的认识公务员职业,打破那种想当然的“特权幻想”,有利于公考热的降温和公务员职业的祛魅;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仅仅因为“高福利”而选择公务员岗位的人,在高福利破除之后选择辞职,还有助于缓解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阻力,进一步改变政府冗员现象。

从本质上来说,目前所呈现出的一些公务员的“叫苦”声,其实是对于改革的“异议”,是改革阻力的一种表现。改革的落实与执行必须要顶住这种“压力”,方能达致改革目标。可以预见,公务员“工资基本不用”和“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优越”时代,终将一去不复返。让公务员回归“服务者”的职业属性,回到更为公平和平等的社会地位上来——这是改革的目标,不容有丝毫偏移。(光明网评论员)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