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笑了。2月22日,李娜的经纪公司与国际女子网球协会一同在北京瑞吉酒店为其举办了一场与忠实球迷代表互动气氛热烈的澳网夺冠庆功会,并提前为其庆祝了即将在26日到来的32岁生日。庆功会上的李娜笑得很开心。这样的笑脸与早前在湖北省政府官员为其举办的接机仪式上的黑脸形成鲜明对比。在庆功会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之前的黑脸而招致的争议与批评,李娜说“因为有过法网夺冠后的经历,所以现在我更加不喜欢‘锦上添花’的人,我更愿意接受‘雪中送炭’的人,但是现在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愿意去做‘锦上添花’的人。”
现在功成名就的李娜,应该也曾有落魄迷茫的时刻。在她的自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快乐的李娜,在湖北省队的时候,在9年当中,几乎没有得到过教练的表扬,甚至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整天充斥在李娜脑海里的是脾气火爆的教练的训斥:“教猪都教会了,你怎么这么笨还没学会。”而更让李娜耿耿于怀的则是当时她和姜山的混双组合,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势拆散,李娜这样感叹“我们也是人,不是棋盘上的棋子”,“我们要的不是待遇,而是尊重”。
单飞前的李娜毫无疑问,也是属于举国体制里的一份子。举国体制当然有好处,但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是,举国体制的核心逻辑是金牌至上、成绩为大,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运动员难免成为高强度训练下的夺牌机器,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心理辅导,归根到底也还是以夺金牌为最终诉求。出了成绩拿了金牌自然会笑脸相迎重金奖励,因为你成了家乡的骄傲,你的光环给领导长了脸,可是没拿到金牌呢?哪怕你拿到了银牌那待遇也是天壤之别。更不要说那些虽然刻苦努力却与奖牌无缘的运动员们。所以注定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因为锦上添花可以是一种自己的功绩,而雪中送炭则没有价值。
“成功时得到的疯狂赞誉,如果能和失败时饱受的质疑冷漠平衡一下,也许心会更暖些……”赵薇写在李娜夺冠夜的一句微博,也许是对李娜当时全程黑脸的一种昭示。这80万的奖金对此时的李娜来说其实已经微不足道,但是不曾夺冠的李娜有可能拿到吗?很多运动员家里条件其实都不是很好,如果在他们出成绩出名前能得到一些照顾,他们脸上的表情应该会更和煦、更丰富些吧?
当你笑脸相迎一个载誉归来的运动员时,人家为什么不笑?工具是不会笑的,只有人才会笑。李娜笑得灿烂,是因为有那些值得感谢的人在为她庆祝,因为她在过自己的32岁生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应该笑、可以笑的。
李娜的黑脸和笑脸之间,其实是对僵硬的运动表情、机械的训练方式的一种抗议。(董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