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与现实 焦海洋 图
从高考状元到流浪街头,刘宁的经历让人唏嘘。
理想和现实,就像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一样,曾经让无数大学毕业生纠结。与刘宁不同的是,他们都做出了选择。要么选择坚守理想,要么退而面对现实。而刘宁却用4年时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与其在唉声叹气中荒废生命,不如踏踏实实去一点一点做起,向自己的理想努力。(据《成都商报》2月11日)
丢掉对状元的棒杀或捧杀
8年前,刘宁成为家乡四川凉山某县的高考理科状元。可从4年前大学毕业至今,他都没找到称心工作,后来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其父亲为此一度失控,在电话中骂他“给整个县丢脸”,他尔后失踪。这番经历经报道后,引发网民热议。(相关报道见西安晚报)
乍看上去,这又是个“伤仲永”的故事:昔日高考状元,备享殊荣,如今却羁旅流浪,这际遇“转轨”,委实让人唏嘘。用周星驰台词讲,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来得太快了”,而前后落差,留给刘宁的,仿佛是“不可拆”的“人艰”。
若从世俗成功学上看,眼下的刘宁,似乎是走在人生“下行线”上:他是待业青年,也是“啃老族”。如果说,之前成“状元”,让他头顶光环、备享殊荣,那现在的颠沛状态,则难免让他感到煎熬:乡亲暗中奚落,父母抬不起头,他甚至被斥“给全县丢脸”。这跌宕命运,并不容易承受。
状元成“流浪汉”,这般命运线条,让不少论者借机鞭挞起“教育积弊”,抑或是“就业公平”等。这看似堂皇,可从事实层面讲,却有失偏颇:刘宁之遭遇,带有个案性,要解剖还需就事论事,而不应偏离主题地上纲上线。
应该说,刘宁如今或许过得失落,但这不是失败,更无关“给全县丢脸”。许多对他的指点或哂笑,本是基于市侩的功利视角与评价体系,认为他考得好、是状元,就应挂着“成功人士”头衔衣锦还乡,光耀乡闾。这关于“成功”的模板,也吻合他们“书中有黄金屋、千钟粟”“学而优则‘富’”的世俗想象。
在有些人看来,状元卖猪肉、高材生回乡种田等,就已是有违常理;更别说是县状元毕业后待业、流浪,自然更不合乎那套成功评估体系。正因如此,刘宁成了他们眼里的失败者,不仅该颜面扫地,还是“丢了全县的脸”。之前的过度关注、过高寄望,而今全转化为“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殊不知,“状元”对应着“好工作”、成绩决定前途的想法,在时下正经受着现实就业形势、多元评价标准、“拼爹”局面等的冲击。
正如歌中唱到的,“流星背负了太多的心愿,才跌得那么重”,也许没被这套评价标准、“为家乡争光”的预期绑架,刘宁还能轻装上阵,在风雨砥砺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一抹“花火”。可一旦背负太重的精神包袱,难以喘过气来,人就难免陷入心理失衡,甚至拿颓废作为对看客嘲讽的消极抵抗。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刘宁的跌宕境遇,也有个人因素使然。他几度嫌工作“不理想”辞职,认为“跟大多数人一样挣钱养家”很无聊,难逃“仰望星空太久,却忘了脚踏实地”之虞,或属认知偏差。从骨感现实,到丰满理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放下姿态、从当下做起,终究要比空怀鸿鹄之志,却企望一步到位要靠谱。
说到底,“捧杀亦棒杀”,没必要将“状元”推上高台,也无需将其跌到低谷说成“丢脸”。而对涉事主角刘宁来说,重要的是培育积极心态,知道在低谷“触底反弹”,而非把脸埋在灰堆里。
(佘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