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及其19人团队历时半年,调研收集了103个与人生不同阶段相关的证件,并绘制了一幅“人在证途”的图表。曹志伟说,入榜单的门槛是:超过3000万人需要办的证才有资格进入。这幅“人在证途”甫一亮相正在举行的广州两会,就引起了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的重视。万庆良看着一盒子证件感叹道:“我们不一定活到100岁,办证居然要办100多个!”(2月20日《广州日报》)
人的一生需要办理103个证件,每个证件的办理还并不是那么容易。曹志伟统计,在这103个证件的办理过程中,户口簿要提交37次,照片要提交50次,身份证更夸张,要提交73次。要不是曹志伟等有心人调研与收集,将一生所需办的证件绘制成图表,触动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很多人早就对这种事见惯不怪了。
繁琐的办证过程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么多形形色色的证件,如何保管都会成问题。一个人一生要办那么多的“本本”,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是为了加强管理,然而在很多时候却是办了本本就放弃了管理,关键在于办证的积极性来自“办一个本本就要缴一次钱”。譬如车辆年审,《焦点访谈》就曾不止一次披露过,只要缴了钱,不合格的车也能发合格证。笔者过去在企业里,年年要办企业年审,只要企业填一张报表,至于内容是否真实,从来不“审”,缴钱就能盖章发证。今年开始把企业年审取消了,这是一种进步。更有一种毫无理由的“查”证过程:不久前送孙子进幼儿园,带了小孩的户口本,却还要出示孩子的“出生证”。小孩就在面前,已经出生了三年,户口证明他是中国公民,却要出示出生证,岂非咄咄怪事?
“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这是曹志伟委员说的一句话。如果每个人到退休的时候能够算一算今生花在办证中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恐怕会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为何要办这么多证?曹志伟认为,“根本原因是政府部门间存在行政壁垒,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各自为政(证),造成政(证)出多门;加上公民信息管理方式落后,证件功能单一,服务意识薄弱。”
据了解,在有些国家,每个人一生只需要一个社保号,就可以走遍全国,领取政府的各项救济和福利。国内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减少办证。
曹志伟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公民信息大数据网,取消或合并现有证件。比如,身份证可以涵盖很多证件的信息,退休证、老人优待证、生存证明可以与社保卡合并。”他还建议“为了便于社会治理,这个大数据网中可以包含公民信用体系,记录公民的纳税信息、信用信息甚至违纪违法记录。”
上述办法都值得一试。但必须认识到,减少办证,进一步“放权”才是治本之道。只有进一步“放权”,才能真正终结“人在证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