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强关鞋企是亡羊补牢还是因噎废食?

发布时间:2014-02-25 08:2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月14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大东鞋业的一场大火夺走了16条生命。地方政府展开整治行动。排除春节休假时间,差不多一个月不到的工作日,被关停的鞋企4559家,关停出租私房3805家,拆除违法违章及消防安全隐患的建筑26.26万平方米。

  (2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与福建晋江、广东东莞一样,台州温岭也是中国鞋业生产基地之一。然而,因为一场大火,鞋企似乎成了被当地政府驱赶的目标。伤亡惨重的火灾事故发生后,几乎所有鞋企都被切断了电源,鞋企整治风暴随即开始,核心关键词就是“强制关停”。

确实,这些鞋企都是规模很小的作坊式企业,工厂就建在自己家或者租来的居民楼里,生产和吃住都在一起,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事实上,类似现象在以细分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整个江浙地区,都异常普遍。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这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细分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那么时至今日,这种相对比较低端、几乎没有进入门槛的自发性产业集群,是否仍旧适合当下的现实?一场大火所带来的究竟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警醒,还是为保住乌纱帽而不惜一切的雷厉风行?更真实的现状,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既有产业升级的发展考虑,也有不出事故的政绩关切。

现在的问题是,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在亡羊补牢和因噎废食之间掌握好一个必要的度?不得不说,强制关停很像是将经营者利益和官员利益完全置于了对立的状态,有一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感觉。

这些被关停的企业,据官方人士称,分别存在消防设施不合格、无证经营、营业场所建筑违章等问题。因此,强制关停的做法似乎合法合理。问题在于,这些企业又不是才存在一天两天,火灾之前为什么从未严格执法呢?还有,就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整改的机会,而必须被一律关停?关停行动直接关涉企业主和从业者的利益,政府部门有补偿有安置吗?将这些企业都关了,真的就能保证以后不发生火灾?那些商业大厦起火的城市,岂不是要将所有商业大厦都关闭了才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降门槛”、“简手续”更是企业注册登记改革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岭强制关停数千家鞋企的做法,显然大有值得商榷之处,如此大规模关停不是什么“倒逼转型”,而是权力对企业的直接驱逐。鞋企经营如果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并且给予一定整改期限,这或许要比“一刀切”的“迅速死亡法”,更少强权色彩,更符合市场原则。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舒圣祥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